《天津日报》官方微博以《上线“云控实验平台”、把“实验室”寄到学生家、运行虚拟仿真实验 高校频出“神操作”助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不断线》对我校做了报道

发布时间:2020-05-18文章来源:浏览次数:378

2020517《天津日报》官方微博以《上线“云控实验平台”、把“实验室”寄到学生家、运行虚拟仿真实验 高校频出神操作助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不断线》对我校做了报道。现将全文转发如下,以飨读者。



上线“云控实验平台”、把“实验室”寄到学生家、运行虚拟仿真实验

高校频出神操作助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不断线

千里之外通过网络指挥机械手完成一连串动作、给居家学子寄送“实验器材大礼包”、3D仿真模拟平台演示实验操作整个流程……面对疫情造成的无法实现实验现场教学的困境,我市多所高校教师各展其能,通过云控平台、邮寄实验室、虚拟仿真等一系列远程教学方式,探索出一条云时代理工实践教育的新路径,不仅实现了自身教育教学的需要,还实现了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不断线。 

云控平台实现隔空千里做实验

一只机械手蘸了蘸油漆,先向左移动,再向上移动,然后左右摆动完成涂抹的动作,机械手便完成了名为小小粉刷匠的操作流程。这是在河北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实验室里发生的一幕,操作这只机械手的学生正在河北邯郸家中,而实验室里此刻并无一人,通过加装在机械手旁边的摄像头,指导教师和学生都能在自己的手机上实时监控机械手的动作,指导教师可随时对学生的完成情况予以指导。

对于我们机械、机电专业来说,现场操作的实践教学非常重要。河北工大云控平台建设联合攻关团队组长赵海文说,实践操作若仅依靠仿真,无法达到实验效果,所以机械系和机电系成立了联合攻关团队,教师们合力开展了云控实验平台联合攻关行动。

在云控平台,学生可根据实验任务要求,居家线下进行线下程序设计,再通过云端平台下载至实验室设备控制器,实现对现场设备的控制与调试任务。同时,通过网络实时传输的实验室现场视频画面,可帮助学生观察实验设备的运行情况,判断设备运行是否达到任务要求。学生也可在线实时修改程序。指导教师可以通过现场和云端两种方式获得学生的实验过程和结果,实现实时指导,双向互动。通过平台训练,提升了学生工程能力,全过程可视可控,实现了云控平台操作与现场实验实质等效。

这样的操作可视可控,还能随时和老师交流,跟我们以前在实验室做实验没啥两样!河北工大机设177班学生张博睿说。平台已实现24小时在线预约,学生们在家做实验的热情非常高,从早晨6点到晚上12点,都有学生在使用。该校机械装备电气控制与PLC”课程主讲人孙立新老师说。

实验室寄到学生家

南开大学电子信息与光学工程学院数字电子技术实验课题组的7位教师,则为其非毕业年级居家学子准备了实验器材大礼包,相当于把实验室寄到了学生家。

记者看到,这份装满实验器材的大礼包涵盖集成电路芯片、面包板、电阻、数码管、LED、按键等元器件,以及信号源、万用表、直流电源等仪器仪表,足以为学生打造出一个数字电子实验室家庭工坊

今年春季学期,电子信息实验教学中心涉及20门本科生理论与实验课。为了保证实验课程顺利开展,课题组的老师们最终决定把数字电子实验室相关器材为同学们打包搬进家,并加班加点自主设计了安全且能够直观检验实验结果的平替模块,还每天轮班分装、打包器件,从采买到装箱打包仅用了5天时间。为了确保卫生安全,所有器件的分装、包装、邮寄都进行了消杀。这次共为选课的全部254名南开学子邮寄了礼包,之后课题组的老师在云端为收到礼包的学生讲解实验器材的使用及其注意事项,让学生在家也能动手做上实验,实现了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不断线。” 南开大学电子信息与光学工程学院副院长、电子信息实验教学中心主任孙桂玲说。

之前经常幻想把实验室搬到家,没想到这次真变成了现实!我一定好好利用这个机会,练习实验技能、学以致用,这也更坚定了我作为工科生科研报国的决心和信心!南开大学电子信息与光学工程学院2018级本科生朱潇潇收到老师的大礼包,激动地说。

线上实践教学不停歇

面对学生们难以完成线下实验操作的问题,天津工业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物理实验中心的教师们在旧服务器上完成了线上虚拟仿真实验平台的安装调试,将实验课搬到现代化网络平台,并对实验项目次序进行了精心编排。物理虚拟仿真实验上线运行后,学生上课的积极性高涨,当学生遇到操作问题、理论问题、误差问题时,教师们随时解答指导。据统计,两周时间内,有16391人次参与到10个虚拟仿真实验中。


版权所有: 2014 天津工业大学 地址:天津市西青区宾水西道399号 邮编:300387 津ICP备05004363号 津教备01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