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日报”微博丨会场之外 书法展雕塑展非遗展同步开启——用艺术镌刻民心相通的温暖注脚

发布时间:2025-07-24文章来源:浏览次数:10



#津报聚焦# 【会场之外 书法展雕塑展非遗展同步开启——用艺术镌刻民心相通的温暖注脚】723日,在2025上合组织国家文明对话举办之际,一场跨越国界的艺术盛宴精彩开启——同时举行的书法展、雕塑展和非遗展共同为与会嘉宾呈现出别有韵味的文化体验。

在“合光共塑——上合组织国家雕塑展”上,48件来自多个上合组织国家艺术家的作品,承载着各国独特的文化基因。展览以“艺塑同心命运与共”为主题,展现出上合组织国家文化的多样性,同时也凸显了各国在和平与发展道路上的共同追求。

2014年开始举办的“上合组织国家中文书法优秀作品展”,以汉字为桥连接各国文明,目前已累计吸引近30个国家3万余名书法爱好者参与。展览现场,楷书、隶书、篆书……近百幅书法作品,既是对中国传统书法的深刻领悟,亦融入了上合组织国家书法爱好者对中文的独特理解与创新表达。

斯里兰卡青年蒲雅红在一幅《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作品前驻足良久。“我非常喜欢中国书法,这些笔画间的气韵让我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她表示,中国有着超过五千年的文明积淀,传统文化对促进国际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非遗展区内,天津泥人张彩塑工作室的高级工艺美术师赵阳,用刻刀为泥塑作品《关公》刻下披风的花纹;杨柳青画社的工作人员手把手指导现场嘉宾用灯心草棒在画纸上点染出美丽的花草。

天津郑氏漆器的展台前人头攒动。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在读博士、俄罗斯留学生罗维卫现场体验了漂流漆画扇的制作。“漆液在水面流动的轨迹就像丝绸一样柔美。”罗维卫轻轻拨动水面上的彩漆,漆液在水中舒展、变幻色彩。随后,他将团扇缓缓浸入,快速抽出,一幅独一无二的漆画便跃然于扇面。他兴奋地说:“每一把扇子都是不可复制的艺术品,正如每个文明都有自己独特的魅力。这项来自天津的非遗技艺,让我们感受到了天津海纳百川的包容气质。”

上合组织自成立以来,在政治、经济等领域取得了丰硕的合作成果,文化交流作为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更是为各国人民建立起相知相亲的纽带。

如今,文化的力量正在跨越国界,促进上合组织国家人民心灵相通。这场艺术盛宴,也让不同文明在相互欣赏中找到共鸣,为上合组织国家间的民心相通镌刻了温暖的注脚。(记者 张雯婧 摄影 胡凌云 )


版权所有: 2014 天津工业大学 地址:天津市西青区宾水西道399号 邮编:300387 津ICP备05004363号 津教备01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