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发布”微信公众号丨2025上合组织国家文明对话活动举行!中国非遗技艺亮相!

发布时间:2025-07-23文章来源:浏览次数:10



2025上合组织国家文明对话活动举行!中国非遗技艺亮相!

 723日,2025上合组织国家文明对话活动在津举行。会议现场特别设置了非遗展示区。具有天津非遗技艺代表性的泥人张彩塑、郑氏漆器、杨柳青木版年画进行了现场展示,与会嘉宾饶有兴致地参观、体验。

拓印年画色彩艳丽很新奇

杨柳青木版年画此次带来了《十美图放风筝》《莲年有余》《荷亭消夏》等五幅有代表性的年画作品进行展示。杨柳青木版年画印制技艺传承人左玥告诉记者,这次带来了印制福字画轴以及用灯芯草给年画上色的体验。印制使用的颜料是杨柳青木版年画老版复生计划当中恢复的年画红颜料。比传统年画颜料更加艳丽和固色。可以让外宾们感受杨柳青木版年画的制作技艺,同时体会中国民间绘画的审美意趣。

俄罗斯科学院中国与现代亚洲研究所中国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冬琴国体验了杨柳青木版年画展区的福字拓印工艺。她告诉记者:“我是中国画家,也是书画策展人,我教授中国画以及中国书法。这次的拓印体验很美妙。”

 6000岁陶艺漆器的现代表达

在陶胎上采用大器工艺进行创作,天津工业大学艺术学院教授郑勇和团队带来了天津郑氏漆器制作技艺。“‘如胶似漆’讲的就是漆,我们的漆器艺术作品制作过程非常繁复,每一件艺术作品都需要将近一年的时间。这次带来的展品是陶胎漆器,有6000多年的历史,东汉以后逐渐没落。天津工业大学团队花了将近15年的时间,将这个古老的工艺复原了。”

郑勇带领的团队来自天津工业大学瑚琏学舍·郑勇工作室,主要复原中国传统“陶胎漆器”技艺,秉承“艺工结合”的理念,创新陶胎漆器艺术作品。目前是国内技艺最为精湛的冷门绝技。郑勇说:“工作室始终以‘讲好中国故事’为发展目标,着力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的新思路、新理念,打造中华优秀传统技艺精品与国际化传播的典范。”

郑勇告诉记者,他们团队是目前国内在陶胎上采用大漆工艺进行创作较早且目前较为有规模的团队,许多技法的研究有唯一性。天津郑氏漆器制作技艺拥有四大特色:陶瓷胎均采用唐宋时期的高古釉,并且重新研发了新的釉色;机器旋转的时候在陶胎上形成特色纹样——跳刀纹纹样;犀皮漆的工艺以金粉在生漆上反复刷涂60-80遍,呈现犀牛皮的视觉效果;源于唐代的晕金纹以生漆起稿,用金银粉附着在上面,形成珠光的效果。将这四种技艺融于一身,便是天津郑氏漆器制作技艺的精妙所在。

中国外文局《今日中国》阿拉伯语版外籍专家叶欣欣体验了漂流漆工艺的彩扇制作。当白色的团扇放入水缸中,色彩艳丽的漂流漆便跃然于扇面纸上。叶欣欣兴奋地告诉记者:“这把扇子两面的图案不同,很漂亮。我来自埃及,埃及也有类似的艺术,中国和埃及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体验彩扇的制作,让我想到两国在艺术方面都有着深邃的积淀,非常奇妙的感觉。”

用彩塑讲好中国故事、天津故事

天津泥人张彩塑工作室本次带来的是《梦娃》《齐天大圣》《我的航天梦》以及《春江花月夜》等经典彩塑作品。现场,工艺美术师赵阳为《忠义千秋》(关羽人物)塑形,让外宾了解泥人张彩塑制作技艺的精妙。他说:“泥人张彩塑在很多场合都进行过展示,也是希望可以在外国友人面前更多地展示中国的非遗技艺和传统文化。近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借助游戏、影视等渠道,受到更多外国朋友的认可和喜爱。这次现场绘制的关羽,也是中国经典人物形象,并且在外国友人中有一定知名度的人物。这也是通过展示一种民族精神,讲好中国故事。”


版权所有: 2014 天津工业大学 地址:天津市西青区宾水西道399号 邮编:300387 津ICP备05004363号 津教备01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