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津门网络大思政”微信公众号丨跨越3680公里的AI美育课
发布时间:2025-07-21文章来源:浏览次数:10
日前,天津工业大学人文学院研究生传媒党支部成员跨越3680公里,在新疆和田地区于田县第二中学开启了一场科技与人文交融的教育实践课。支部师生以AI为笔、以云端为纸,打造“技术赋能+艺术共创+文化润疆”的美育课堂,谱写了一幅海河天山一家亲的教育画卷。
“同学们看,这是天津的解放桥,这是新疆的艾德莱斯绸……”在支教团队搭建的“云端美术教室”里,传媒学子化身“AI艺术导师”,向小朋友们展示着数字艺术作品。此次实践创新构建了“课堂创作—数字转化—云端共创”立体化教学链,学生以“我心中的津疆情”为主题进行手绘创作,在专业扫描设备的帮助下,通过AI算法自动提取色彩与线条特征,最终将作品转化为高清数字资产,实现了新疆“小画家”笔下的“会飞的烤包子”与天津学生党员描绘的“能跳舞的泥人张”在数字空间里的交互。
“原来我的画可以变成数字作品!”当看到自己的作品在AI辅助下“活”了过来时,于田县同学们的眼睛亮了。人文学院师生通过AI技术使同学们对天津的印象跃然纸上,也让“石榴籽”般的民族情谊结得更实、抱得更紧。
据了解,人文学院研究生传媒党支部计划未来三年持续开发“AI+非遗”“AI+民俗”等特色美育课程。正如学院党委书记管宝云所说:“我们不仅要教会孩子们使用AI,更要让他们理解技术背后的文化密码,这才是真正的‘文化润疆’。”从数字传媒的教室到于田县的画室,从传媒匠心到数字艺术,这场跨越山海的“云端”对话,正书写着新时代教育帮扶的“天工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