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丨非遗T台,从田埂“长”出来

发布时间:2025-07-16文章来源:浏览次数:10



非遗T台,从田埂“长”出来

一条鲜艳的红毯,不是铺在时尚都市的秀场,而是蜿蜒在乡间地头的田埂上!日前,天津工业大学艺术学院繁星实践团奔赴河北省保定市满城县乡村,实践团成员以非遗文化为纽带,通过漆扇制作、扎染体验、田埂T台等形式,带领村民感受传统艺术的魅力,让艺术与乡土碰撞出绚烂火花。

 “漆扇轻摇,清风自来。”实践团成员从漆扇的历史渊源讲到制作工艺,从色彩搭配说到图案设计,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这项非遗技艺娓娓道来。村民们跃跃欲试,以清水为纸,以漆为墨,滴漆入水,轻轻搅动,再将素白的扇面缓缓浸入。霎那间,漆色在水中晕染开来,形成独一无二的纹路。村民们惊叹于漆扇的神奇,更在动手实践中体会到传统工艺的精妙。村民王大爷兴奋地说:“没想到这么美的扇子,这么晃一下就做出来了!”

此外,实践团成员还向村民们展示了如何通过纱、线、绳等工具,对布料进行扎、缝、夹等多种形式组合,通过浸入天然染料,最终形成深浅不一、层次丰富的图案。活动中,村民们发挥创意,有的扎出规整的几何花纹,有的尝试自由的晕染效果。当一件件白色T恤、帆布包在染缸中“脱胎换骨”,小朋友们捧着自己染制的布包,笑得合不拢嘴。

实践活动的压轴环节当属这场“田间T台秀”。小朋友们换上亲手扎染的衣物,村民们手持漆扇,踏上铺在田间地头的红毯。大爷大妈们步伐稳健,孩子们活泼俏皮,围观的人群中,手机镜头频频闪动,欢呼声此起彼伏。

从非遗课堂到田间T台,天津工业大学艺术学院繁星实践团用创意与热情,让传统的技艺在乡村焕发新生。未来,实践团将继续以青春之力,搭建非遗与大众的桥梁,让文脉传承的脚步走得更远、更稳。



版权所有: 2014 天津工业大学 地址:天津市西青区宾水西道399号 邮编:300387 津ICP备05004363号 津教备01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