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云丨校地“合璧”,“膜”力焕发

发布时间:2025-02-06文章来源:浏览次数:10



校地“合璧”,“膜”力焕发

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应用场,“中试”被称为“最后一公里”。日前,天津工业大学沧州研究院先进膜材料及应用科技成果转化中试示范平台获批,吸引了京津先进技术成果纷纷落地河北。

膜是具有选择性分离功能的材料,孔径一般为微米级,利用它可实现料液的不同组分的分离、纯化、浓缩等。膜技术是环境保护和治理的首选技术,在食品工业中也正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作为贯彻实施国家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主动举措,天津工业大学沧州研究院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地方产业发展规划,以膜技术为特色,以资源环保、能源材料、高端制造、生物医药等为切入点,通过“科研-转化-产业”的全链条孵化,实现了“京津研发、河北转化”。越来越多的科研项目和成果,通过牵线搭桥,走向生产线,转化为新质生产力,助力京津冀膜特色产业集群发展。

之前,国内企业都倾向使用进口的复合隔膜。天津工业大学教授、沧州工苑新型膜材料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李振环团队开发出更适合国内产线的高致密、亲水型聚苯硫醚纤维隔膜后,替代了进口品牌,在沧州一家电解氢企业成功制出高纯氢,在业内“一战成名”。如今,企业已具备20万平方米的年生产能力,生产的亲水型聚苯硫醚纤维隔膜占据国内碱性电解槽制氢隔膜30%以上的市场份额。

由天津工业大学王亮教授团队“智能化与模块化膜装备研发及产业化”科研成果落地转化的海派特膜科技(河北)有限公司,作为天津海派特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的控股子公司,主要从事高性能分离膜研发生产,开发了系列高性能中空纤维分离膜产品,广泛应用于海水淡化、中水回用、零排放及资源化利用的预处理等领域。沧州公司从建设生产线到中试,再到项目投产,仅用了一年时间,年产值近2000万元。

截至目前,天津工业大学沧州研究院孵化企业13家,已有2家公司进入规上企业,承担或参与省级科研项目27项、市级科研项目26项。研究院作为一条纽带,探索出了一条助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实践路径。(记者 姜宝成 摄影报道)


版权所有: 2014 天津工业大学 地址:天津市西青区宾水西道399号 邮编:300387 津ICP备05004363号 津教备01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