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日报丨习近平文化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探赜

发布时间:2024-11-04文章来源:浏览次数:10



习近平文化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探赜

罗 艳

 2023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我们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更有条件破解‘古今中西之争’,也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更迫切需要一批熔铸古今、汇通中西的文化成果。”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课)作为一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必修课,其教学内容涵盖近代以来中西文化激烈碰撞交融的互动过程,以及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巩固中华文化主体性,探索造就新的文化生命体的历史进程。准确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明体达用、体用贯通”的理论品格,以习近平文化思想统摄纲要课中的文化观教育,对于引导学生坚定文化自信、辨明“古今中西之争”、增进中华文化归属感认同感使命感具有重要意义。

一是以理论融入辨明文化本质。纲要课作为一门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理论课,其理论主线在于引导学生理解认识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并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明体达用”的“体”是指事物的本质属性,“用”是指本质属性在具体实践中的表现。马克思主义关于文化本质、文化发展规律的认识,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对文化本质的深刻认识。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首次提出了“两个结合”的重大理论命题。在纲要课教学中,应当运用习近平传统文化观中蕴含的文化主义论、方法论、知识论、功能论等新时代文化理论,阐明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的深刻“化学反应”,展现马克思主义激活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马克思主义提供了丰厚滋养,二者有机结合形成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的发展过程,明确“两个结合”是党领导人民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的重要原因。

二是以情感融入增进文化认同。文化认同是政治认同的坚实基础。由“三大文化”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中华文化归属感认同感教育提供了丰富的历史素材和精神资源。纲要课应当以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并取得巨大成就的历史为主线,以其间集人、事、物、魂于一体的文化体系为载体,系统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首先,以中国共产党红色精神谱系为线索,讲好党的故事,揭示红色文化的本真要义是中国共产党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使学生深刻理解历史和人民因何选择中国共产党,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其次,以弘扬中国精神为主题,通过展现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进程,倡导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悟爱国是本分,也是职责。第三,以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为源泉,从大历史、大文化、大时代视角展现中华文明自我发展、回应挑战、开创新局的时代生命力,引导大学生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形成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自觉体认。

三是以价值融入坚定文化自信。文化主体性是民族复兴的根基。习近平文化思想“明体达用、体用贯通”的鲜明品格承袭于中国哲学视域下的“体用不二”观,其内涵是巩固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中华文化是我们民族的精神基因和独特标识,丢掉根本就等于切断精神命脉。世界上各种文明之间并无高低优劣之分,都有自身扎根的土壤和存在的价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世界上各种文化之争,本质上是价值观念之争,也是人心之争、意识形态之争”,只有坚持党对意识形态领域和文化领域的领导权,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才能破解“古今中西之争”。应当将习近平文化自信观融入纲要课,通过梳理近代以来中国从文化自负到文化自省,从文化自卑到文化自信,从文化批判到文化创新的文化复兴史,引导学生辨明“文化渗透”与“文化交流互鉴”的区别、“全盘西化”与“以我为主”的区别、“西优东劣”与“平等对话”的区别、“取而代之”与“美美与共”的区别。引导学生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培育学生以高度文化自觉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充分彰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四是以实践融入激发文化自觉。习近平文化思想不是教义,而是指导实践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体用贯通”中的“体”还可以理解为根本原则、内在目的,“用”则是实现根本原则的具体方法和外在手段。社会主义文化是人民的文化,源于人民实践,为人民大众服务。纲要课应当深刻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人民性特质,通过总结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化建设的成就和经验,引导学生认识到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和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根本力量;确立“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文化发展依靠人民、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价值取向。在教学中要注重行为引导,使学生领会作为人民大众文化的受益者和建设者的双重角色,鼓励学生广泛参与文化活动,从中领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文化相贯通、历史中国与当代中国相贯通、古老中国文明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相贯通的重要意义,从而培育文化创造自觉、激发文化创新活力、担负文化传承重任。

(作者为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天津工业大学基地研究员,本文为天津市思政课常设课题JJSZKZ202403001阶段性成果)


版权所有: 2014 天津工业大学 地址:天津市西青区宾水西道399号 邮编:300387 津ICP备05004363号 津教备01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