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教育报头版以《潜心科研勇于创新 引领纺织技术发展——记“天津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天津工业大学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员王润》为题对我校进行了报道

发布时间:2022-05-25文章来源:彭未风浏览次数:337

2022年5月25日,天津教育报头版以《潜心科研勇于创新 引领纺织技术发展——记“天津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天津工业大学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员王润》为题对我校进行了报道。现将全文转发如下,以飨读者。



潜心科研勇于创新 引领纺织技术发展

——记“天津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天津工业大学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员王润

本报记者 彭未风  通讯员 刘孜勤

“只有百折不挠地坚持并勇于创新,才能真正做到为人类服务、为促进社会发展服务、为解决关键科学问题服务。哪怕这服务渺小得像一粒尘埃,也具有实际意义。”这是天津工业大学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员王润对科研的认识。他是今年“天津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荣誉的背后是他这几年致力于高端功能与智能纤维材料的研究,开发了基于纤维扭转的新型弹热制冷、可穿戴柔性纤维传感器以及多功能人工肌肉纤维等,突破了领域技术瓶颈,引领了未来纺织技术发展,并助力实现我国碳中和、碳达峰的“双碳”目标。

32岁的王润是高校里比较年轻的研究员。结合个人成长经历,他认为,创新源于实践、始于问题。起初,他研究的课题是可穿戴柔性智能材料。他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设计出适用于人体大变形的纺织用传感纤维。通过大量阅读文献,不停地实验探索,他提出利用“力学诱导”自组装方法,构建出“双层褶皱”大形变纤维电阻应变传感器,并将传感器编织到纺织面料中,实现了对人体呼吸与运动行为的实时监测,并能够识别多种人体呼吸与运动模式。此外,他提出集信号传导、传感和驱动为一体的人工肌肉纤维设计理念,设计出软体爬虫机器人。该智能传感纤维为可穿戴柔性电子传感器与软体机器人的设计提供了借鉴与指导。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材料领域顶级期刊上。

创新的道路是曲折艰辛的,更是孤独的。王润深知,只有让自己的脚步慢下来,不停地挖掘与思考材料本身的基础性质,才能有源源不断的创新研究成果产出。在早期的多功能人工肌肉纤维实验中,面对研究中遇到的一些现象,王润沉下心来,思考到问题时便立即与导师探讨。就这样,一个新的课题——基于纤维扭转的新型绿色弹热制冷技术悄然而生。通过2年潜心研究,他终于研制出相应技术,首次实现了纤维材料在解捻过程中的高效制冷,开发出基于纤维扭转的新型绿色弹热制冷技术,构建基于纤维扭转的固态制冷器件原型机。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顶尖期刊Science杂志上,为纺织材料的应用开辟了新领域,可助力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双碳”目标。

专注于科研的同时,作为一名青年教师,王润深知只有教学与科研两条腿走路,坚持全过程育人,才能培养一流人才。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他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引导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积极调动课堂教学氛围。王润还担任了2020级纺织科学与工程研究生班导师工作,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关注学生学业,心系学生成长成才。参加学院组织的“教授有约”活动,他结合自身丰富的经历与学生进行了互动交流,希望他们可以夯实基础、爱上科研、学会思考,学会提出问题以及解决问题。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王润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参加社区志愿活动,服务社区居民。2022年以来,新冠疫情出现反复,作为研究生班导师,他关注学生心理状态,主动帮扶学习和生活上有困难的学生,使他们疫情期间学习不掉队。王润还第一时间加入党员突击队,并作为下沉干部坚守社区疫情防控一线。在社区核酸大筛期间,他维持现场秩序,对来往人员进行信息登记、查验健康码以及测量体温,累计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时长超过60小时。


版权所有: 2014 天津工业大学 地址:天津市西青区宾水西道399号 邮编:300387 津ICP备05004363号 津教备01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