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线上线下联动联防,筑牢防控“铜墙铁壁”

发布时间:2020-03-27文章来源:​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 马晓燕浏览次数:83

 疫情就是命令,责任就是担当。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始终把师生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放在第一位,第一时间响应中央、市委市政府、市教育两委、校党委关于疫情防控的各项决策部署,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学院上下快速反应、紧急行动,通力配合,共同织密防控大网,众志成城筑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防线。

强化组织领导,建立工作统筹机制

建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组。学院党委召开专题会议进行工作安排,成立“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防控新型冠状病毒工作组”;为充分发挥学院党委“领头羊”作用,在“工作组”基础上设立“领导小组”,由学院党委书记、常务副院长姜亚明同志担任组长,并结合每位党委委员分管领域,将学院疫情防控事项安排到人,明确主体责任与各项工作责任人,建立了联防联控工作机制。以“责任到人、全面覆盖、不留死角、不漏一人”为原则,由学院各部门形成联防联控体系与每一位教师取得联系,加强学院党委、班子成员、各系部室、辅导员、班导师、学生骨干之间的紧密联系,严格落实“日报告、零报告”制度,尤其号召教工和学生党员在坚定信心、落实行动、遵守纪律、主动宣传等方面做出表率。切实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



图片来源: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


组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党员突击队。根据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要求,学院紧急组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党员突击队,负责疫情防控期间学院值班、特殊事件处理、护送留学生回国等工作,及时了解疫情变化,确保防控工作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引导党员危急关头、危险时刻冲锋在第一线、战斗在最前沿。

协助校党委成立湖北地区师生临时党支部。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工作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将战“疫”战线前移,湖北籍学生党员董春晖、刘梦瑶、刘敏、李帅,身在“疫情”重灾区的湖北,积极主动加入校党委组建的战“疫”湖北地区师生党员临时党支部,将党旗插在战“疫”前沿,将党的组织工作延伸到抗“疫”一线。

强化服务意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每一个基层党组织都是一座战斗堡垒,每一名党员都是一面旗帜。面对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学院党委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组织带领广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用信仰树立信心、用行动书写忠诚,齐心协力战“疫”情,让党旗在疫情防控斗争中高高飘扬。

学院23个党支部共计430余名党员发扬“我是党员我先上”的革命精神,主动申请加入抗“疫”队伍;通过“主题党日”等形式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学习先进事迹,坚定信心;宣传防疫知识,带动周围群众科学防治,不造谣、不信谣;面对疫情防控物资紧缺、人手紧缺的状况,响应号召踊跃捐款捐物、参加社区志愿服务,用爱心点燃爱国热情;多名保研学生党员主动申请为学业困难生提供“一对一”网上学业帮扶。

同时,学院发动各方面力量筹集口罩,为复学和抗击疫情做准备,纺织青年教师党支部自愿筹备捐赠N95口罩130个,一次性医用口罩20个;康卫民同志联系铜陵市元莱商贸有限公司,首批向学院无偿捐赠2000个“元莱SEUYO国民口罩”。

全体师生党员上下齐心,共筑红色防线,坚决打赢这场全民战“疫”。



图片来源: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


强化责任意识,充分发挥教师力量

综合多方资源,做到“停课不停学”。为保障学生“停课不停学、学习不延期”,学院教师积极认真做好网络教学工作。为使学生顺利完成毕业实习环节,轻化工程系制作“染整加工过程”视频课,不仅解决了疫情时期学生开展毕业实习环节教学的问题,而且还填补了轻化工程专业毕业实习环节没有统一教程的空白。为保证研究生毕业和学位授予等工作顺利开展,学院积极谋划利用线上视频会议的功能,采取毕业生云答辩,既高效便捷,又严格程序。学生充分利用线上学习的优势,对难点重点反复观看,及时与老师沟通遇到的问题,进一步增强了对知识的理解。



图片来源: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


发挥专业优势,为抗“疫”提供技术支持。学院深入开展师生防疫工作,学院教师、学生主动加入到防疫宣传中来,发挥自身特长积极宣传防疫科学知识,助力全社会打赢这场防疫战斗。学院的专家学者攻坚克难,为全面战“疫”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将科学研究转化为战斗力,积极通过报纸、电视、自媒体等平台向公众普及防疫知识,彰显一流学科的使命与责任担当。赵晓明教授加入临时专家组,召集学院力量组建防护纺织品科研团队教师,为疫情防控期间保障国内相关医疗物资的供应与采购的规范管理提供依据。钱晓明教授与招商局合作,开发出具有天然抗菌抑菌作用的非织造材料,为防护服、口罩、干湿擦巾等医疗防护物资生产加工提供有力技术支持。刘雍、夏兆鹏、许君等同志共同参与天津市科技重大专项与工程项目中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应急防治的研究工作。康卫民教授所在团队联合熔喷企业围绕熔喷非织造驻极技术进行攻关,为N95N99级口罩滤材供应商提供有力科研技术支持。学院正在筹建医卫防护纺织材料及装备研发平台,为开发精准防护、高舒适和多功能的医卫防护纺织材料提供保障。 



图片来源: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


强化舆论引导,积极回应学生关切问题

在抗击疫情攻坚阶段,党委统一思想,主动担当,科学部署,综合运用各种宣传形式,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扎实推进防疫期间各项工作。通过学院官微、师生微信群、QQ群,广泛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全院上下积极宣传、动员、整合和协调各方力量,及时转达相关通知精神,要求广大青年学生高度重视、科学预防,提高防范能力。

学院辅导员密切关注学生的健康状况,格外注重学生思想动态,严密关注网络舆情,积极回应学生关切的问题。在学生无法返校的情况下,通过网络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增强学生的是非观念,保持清醒的头脑,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法治观念和奉献精神,引导学生在自身严守防控纪律、做好防护的前提下,力所能及地为社会贡献力量,增强制度自信,深植家国情怀。各个学生团体组织和纺织学子也纷纷通过独特的方式传递抗“疫”精神。学院通过主题班会、“辅导员有话说”、“抗击疫情,以‘艺’战‘疫’”、专业社团联合会等方式帮助学生克服焦虑情绪,教育学生如何保护自己,引导学生为抗“疫”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



图片来源: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


强化细节管理,积极稳妥处理涉外事务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学院配合国际教育学院积极稳妥处理外国留学生各项工作。学院主要领导冒雪连夜赶赴北京首都机场,护送7名孟加拉国留学生顺利登机;学院安排老师登门看望留津学生,采用“一对一”方式时刻关注留学生身体状况;本硕博教学工作通过网上学习有序开展,做到了“停课不停学”;对于符合毕业要求的留学生,组织网上视频答辩,2名硕士顺利毕业;积极主动开展留学生招生工作。



图片来源: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


面对国际疫情蔓延趋势,学院重点关注派驻国外的师生身心健康,第一时间与他们取得联系,时刻保持沟通,并多方筹集物资为海外师生抗“疫”提供防疫物资支持。目前,首批防护口罩正在筹集中。(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 姜亚明 编辑:宣传部 石晓霞)


版权所有: 2014 天津工业大学 地址:天津市西青区宾水西道399号 邮编:300387 津ICP备05004363号 津教备01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