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教育报•成才导刊》第1版以《传承发展非遗文化 纺织技艺融入新时尚》为题对我校做了报道

发布时间:2016-12-15文章来源:浏览次数:209

20161215日,《天津教育报·成才导刊》第1版以《传承发展非遗文化纺织技艺融入新时尚》为题对我校做了报道,现将全文转发如下,以飨读者。

第二届全国大学生“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意创新作品大赛在津举办

传承发展非遗文化纺织技艺融入新时尚

本报讯(记者 陈欣然 通讯员 赵雪瞳 扶婧雨1210日,第二届全国大学生“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意创新作品大赛在天津工业大学举行。本次大赛由教育部高等学校纺织服装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纺织服装教育学会和创新方法研究会管理技术分会联合主办,天津工业大学承办。共有来自全国23所纺织类和艺术设计类院校参加了比赛。

大赛以“非遗+新时尚”为主题,旨在推动大学生对非遗知识、相关技能技术、表现情感等进行积极探索与深入研究,促进我国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动手能力,使传统非遗催生新创意,融入社会生活。

现场作品风格迥异、别具匠心,大多为服装展示、家具装饰、编织工艺和刺绣等,既有实物,也有设计展板。每件作品都与大赛主题“非遗+新时尚”紧密贴合,充分体现出“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色,在作品中融入时尚流行元素,展现出当今社会人们的尚新心理。现场作品中,由孙静老师指导,天津工业大学研1501班李思仪的《大角苗儿童服饰》作品尤为引人注目。李思仪向记者介绍,“这个作品是我在贵州大角苗地区收藏的一些儿童服饰,衣服上的一针一线都是当地妇女绣出来的,配色款式也十分独特,所以我把它作为收集类作品进行展示,保留了服装本身的灵魂与魅力,在结合新流行的趋势下将服装的绿色环保理念传承下去。”

本次大赛非常注重纺织类非遗文化的传承,中国纺织服装教育学会会长倪阳生说:“中国的文化史离不开纺织和服装,纺织类非遗文化在全国文化遗产中所占比例很大,必须将其保护,并加入现代元素把技术更好地传承下去。我们要让大学生通过参加此类活动增强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充分调动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创新型人才,把非遗作为产业发展下去。”

据悉,本次竞赛分为初赛与现场决赛两个阶段,涉及收集、制作、设计三个类别。经过组委会专家严格评定与讨论,天津工业大学、浙江理工大学、新疆大学等17所高校的179件作品进入决赛,最终将评选出一等奖6件、二等奖9件、三等奖12件、优秀奖18件。

“非遗+新时尚”的创新元素是本次大赛的一大亮点。据天津工业大学艺术与服装学院陈昌老师介绍,“非遗+新时尚”与生活息息相关,各领域皆可入题,给予参赛设计者更充分而广阔的发挥空间,让非遗活在当下。他还表示,“非遗+新时尚”在技艺传承中重新定义了中国新时尚。如果说“互联网+”是给传统的行业加上了一双“互联网”的翅膀,那么不断扩展的“非遗+”则是使传统非遗迅速催生新创意、融入社会生活的代名词。

 

版权所有: 2014 天津工业大学 地址:天津市西青区宾水西道399号 邮编:300387 津ICP备05004363号 津教备01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