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报》以《天津工大:让非遗焕发新活力》为题对我校做了长篇报道
《中国科学报》:天津工大:让非遗焕发新活力
2015年3月5日,《中国科学报》以《天津工大:让非遗焕发新活力》为题对我校做了长篇报道,现将全文转发如下,经飨读者。
天津工大:让非遗焕发新活力
■本报记者温才妃通讯员武冰洁
“将丝线破分成8至12股不等的细线,穿针引线刺绣各种图案。在大块画面上增加断面,使绣线牢固贴在绣布上,边缘以锁绣盖住针脚……”
寒假前,借着全国大学生纺织非遗大赛落幕的余温,贵州“施洞苗绣”非遗传承人刘正花为天津工业大学的学生们展示了“破线绣”的准备与制作过程。
黔东南的破线绣是苗绣中最具特色的一种绣法,可与我国四大名绣相媲美,不仅精巧细腻,而且立体感强烈,兼具耐磨性。学生们认真地记录下了展示的每个步骤,准备在最长寒假里慢慢“消化”。
在许多人看来,保护非遗,仅是非遗工作者的事。在未来的历史长河里,我们是否还能聆听到它的浅吟低唱,令人揪心。但在以现代纺织为特色的天津工业大学里,师生们走出了一条以创新促保护之路,让古老的纺织非遗焕发出新的活力。
非遗行走在路上
一款多功能按摩颈枕形似玉璧,配以多款纺织非遗纹样加以创新的图案;颈枕有震动按摩功能,能源来自于背部的太阳能电池板,放在太阳下会自动充电。现代技术与非遗作品的结合,体现在学生精巧的创意中。
像这样的作品还有很多。纯布艺制作、色彩艳丽而又美观大方的苗族手镯;浓缩印染、手工刺绣等非遗工艺的招贴画“时尚与你相伴”;集中了平绣、鱼骨绣、包纸绣、打籽绣等绣法于一身的锁恋……在全国大学生纺织非遗大赛(以下简称全国赛)之前,天津工大第二届“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意创新作品竞赛,已经让学生们眼前一亮。
等到全国赛之时,他们在制作上又有了突破。据天津工大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研馆负责人陈昌介绍,相对于校级赛缺少高档次作品,此次学生们亲手制作的苏绣、宋锦,尤其是工程类的学生用机织的形式制作的纺织作品,“让学生们体会到传承非遗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
由于大赛分为收集类、设计类、制作类,学生们在作品收集上也十分用心。他们利用暑假的时间收集了黎族踞腰织机、南京云锦,从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手中收集到珍贵的宋锦,并将传承了200年之久的苗族围嘴带入大赛现场。
全国赛吸引了天津工大200多人参赛,除了艺术学院,文科、理工科学生均有涉猎。尽管作品稍显稚嫩,甚至经常会有学生打电话来问陈昌纺织非遗的意思、应该怎么入手,但他欣喜地看到有越来越多人加入了纺织非遗的队伍,“相信第二届全国赛会办得更精彩”。
课程与实践并行
用沉淀在古老记忆里最直白的藏蓝色,点缀女子低头的温柔,犹如一朵水莲花,在不胜凉风的娇羞中透露出丝丝浪漫。一幅名为《蓝·漫》的蜡染作品,妙在图案与表现工艺上的大胆创新,备受评委赞赏。实际上,学生能制作出这样精美的作品并非偶然。这得益于天津工大结合自身的学科优势,构建的“通识课+专业课+实践”教学体系。
据该校纺织学院教师张毅介绍,“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识课已面向全校学生开设,至今已有400余名学生选修了该课程。课程涵盖了设计、研发、营销、管理、贸易等学科内容,来自不同学院的10位老师共同讲授,目的是让学生在感受纺织非物质文化遗产魅力的同时,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
此外,学校还开设了多门与该通识课相配合的专业课。艺术学院开设了《服装设计》《服装配饰》等课程,纺织学院开设了《织物图案设计》《纺织品艺术设计》等课程,培养纺织非遗设计和研发人才。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培养非遗人才,实践环节也是必不可少的。艺术学院在毕业设计方面,正在培育一个以“非遗”为主题的创意方向;同时,为学生和纺织非遗企业搭建桥梁的创业网、大学生作品交易平台已进入实施阶段。纺织学院指导学生进行蜡染、扎染的作品制作,利用国内外纺织品面料设计大赛平台,指导学生制作完成纺织品面料、花形设计作品。经济学院组织学生参与申报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教师的学术研究,并荣获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经济研究成果奖等大奖。
特别的收藏方式
走进天津工大纺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研馆,人们会为其中丰富的展品和现代化的科技手段所折服。2013年初,纺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研馆正式落成并投入使用,学研馆以“纺梭”为主题,分为传统、继承、创新三大区域。无论是传统区流光溢彩的绫罗绸缎,还是继承区作品古与今的碰撞,抑或创新区的数字化演绎,都力图从视觉、听觉、触觉打破传统博物馆的沉闷与单一,凸显学研特色。
陈昌表示,学研馆不但功能创新,而且建设方式很有特色。一些学生利用采风和社会实践的机会,或搜集纺织非遗实物充实馆藏,或前往纺织非遗所在地做深入调研获得新知,或潜心学习非遗技法传其衣钵……
经济学院国贸研究生陈丽娅利用2013年的暑假,辗转千里,来到贵州省的凯里市和毕节市,了解苗族服饰的制作工艺、工具、流程和现状,拍摄了300多张图片,并制作成视频短片,带回学研馆,供师生们学习和研究。
得知学校建设纺织非遗学研馆,纺织学院大三学生宋积芳立刻想起了家乡青海的藏毯、唐卡堆绣。她来到离家100多公里的塔尔寺,由于一件唐卡堆绣高达七八百元,她承受不起,就想拜师学艺,可碰巧艺人师傅不在,只得失望而归。一个偶然的机会,她发现自家附近的菩提寺藏有一幅精美的唐卡堆绣,就在寺院内做了半个月义工,用虔诚感动了主持,终于得以收藏这幅唐卡堆绣,并把它献给学校。
据介绍,开馆一年多来,近千名学生来馆里学习和研究。这里已经成为学生了解纺织非遗知识的重要窗口,甚至还有一些校外人士慕名前来参观。
该校党委书记张宏伟表示,把纺织非物质文化遗产纳入教育内容,让青年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的继承者和弘扬者,这是天津工大应肩负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