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丨垄上新“芽”结棉桃 同心共育团结花

发布时间:2025-09-27文章来源:浏览次数:10



垄上新“芽”结棉桃 同心共育团结花

央广网天津927日消息(记者韩雨晨)为深化民族团结教育,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近日,天津工业大学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在桑麻农场“天纺园”开展民族团结劳动教育实践活动。来自汉族、维吾尔族、藏族、回族、蒙古族等各民族的大学生与老师们一起,用劳动实践诠释“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深刻内涵。

 “看!这朵棉花开得多好!”“这是我第一次亲手采摘棉花,感觉特别有意义!”棉田里,欢声笑语不绝于耳。各民族学生挎着棉袋,在老师指导下小心翼翼地采摘着雪白的棉花。纺织工程专业的维吾尔族学生麦尔旦江一边采摘一边向同伴们介绍:“在我的家乡新疆,棉花就是这样一朵朵手工采摘的。今天能在这里和不同民族的同学们一起劳动交流,让我感觉特别亲切,也让我们感受到了民族团结的力量。”

这片棉田承载着特殊的记忆。今年春天,该学院与南开区阳光小学的孩子们在这里共同播下棉种。如今,经过师生们的精心呵护,棉株茁壮成长,棉桃饱满绽放。从一粒种子到一朵棉花,再到一匹布,这个过程凝聚着劳动的价值和纺织学科的魅力。

据悉,此次采摘的棉花将被运往学院实验室,经过清花、梳棉、并条、粗纱、细纱等工序,最终织成面料纹样赠予南开区阳光小学,作为大中小思政一体化建设的珍贵礼物。天津工业大学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邓晶晶说:“棉花是纺织工业最重要的天然原料,我们今天采摘的新疆棉种具有纤维长、强度高、品质好的特点,非常适合纺高支纱。通过这样的实践,大家也能够直观理解从原料到成品的全过程,这正是我们劳动教育直观反映纺织专业特色的意义。”

通过本次活动,各民族学生在劳动中增进了解、加深友谊,在实践中感悟纺织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专业自信和民族自豪感。下一步,天津工业大学将持续发挥“双一流”学科优势,深化劳动教育与专业教育、民族团结教育的融合创新,让“纺古今经纬 织家国情怀”的育人理念在劳动实践教育中绽放更加绚丽的光彩。


版权所有: 2014 天津工业大学 地址:天津市西青区宾水西道399号 邮编:300387 津ICP备05004363号 津教备01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