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云丨天津工业大学膜技术孵化集群:科研“富矿”产出产业“真金”

发布时间:2025-09-22文章来源:浏览次数:10



天津工业大学膜技术孵化集群:科研“富矿”产出产业“真金”

津云新闻讯:从实验室的烧杯试液到服务全球30多个国家的膜产品,从学术论文到百万吨级的水处理工程,天津工业大学用二十余年时间,成功走通了一条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坚实道路。

2003年至今,学校已孵化53家膜技术相关企业,其中25家扎根天津,形成以天津为核心、辐射全国的产业集群。这些企业聚焦膜材料研发、设备制造与工程应用,覆盖环保水处理、新能源、海水淡化等多个关键领域,凸显天工大在膜技术全产业链中的创新引领地位。

深厚的科研积累是转化的根基。天工大孵化的企业规模多样,从初创团队到行业标杆不一而足。上市公司“津膜科技”前身为1974年校内成立的膜分离研究所,是中国第一支中空纤维膜组件的诞生地。该公司与天工大多年来联合承担了7项省部级以上项目,屡获科技奖励。2025年,由天工大牵头,联合津膜科技等单位获批建设“先进分离膜材料全国重点实验室”,面向国家“双碳”战略,开展全链条创新,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学校通过多维度赋能,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共同体。已建成涵盖膜材料、工艺、装备、检测的特色教学体系,设立10余门专业课程,并通过实习、竞赛、定向输送毕业生等方式,实现校企人才双向赋能。2014年设立的创客空间已培育1323支创新创业团队,连续六年获评国家A级众创空间。学校在西青区和津南区建立的精武研究院和津南研究院,为教师创办企业提供资金和场地支撑,两个研究院共孵化34家企业。2015年在精武研究院注册成立的天津海派特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如今年营收已过亿。

校友网络成为协同创新的重要力量。学校建立精准扶持机制,从技术、团队、人才和供需等多方面赋能企业。津膜科技引进天工大博士10余人、本硕近百人,涌现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等多名高层次人才。学校发起青年校友企业家联盟,举办校友企业对接会、创新论坛等品牌活动,构建良性校友双创生态。2024年校友对接活动吸引近百家企业参与技术匹配,目前天开园内校友企业达7家,形成“母校—校友—地方”共赢新局面。

天开高教科创园成为校孵企业加速成长的新载体。学校已推动27个师生和校友项目入驻,获“西翼金种子”计划5项,累计服务企业超30家,创经济效益超10亿元。

校孵企业应用成果显著,广泛服务国家战略。津膜科技产品远销30多国;海派特环保日均水处理规模达280万吨;龙腾海屹成功推动多项技术产业化,获雏鹰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等认定。

先进分离膜材料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仲崇立表示,未来学校将继续深化与政府、产业合作,推动更多膜技术落地转化,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依托实验室科研优势与产学研深度融合机制,天津工业大学正持续输出科技创新“真金”,交出科技成果转化的高质量“天工答卷”。

(津云新闻记者段玮)


版权所有: 2014 天津工业大学 地址:天津市西青区宾水西道399号 邮编:300387 津ICP备05004363号 津教备01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