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西青年报丨青春赋能 为乡村振兴注入动能
从平型关的硝烟到唐河的清波,从有机农田到直播镜头……近日,天津工业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乡阳而行·红绿黄”实践团来到大同市灵丘县,以“精神脉络、生态脉络、文化脉络”为主线,开展了一场红色精神传承、绿色生态守护与传统文化焕新的社会实践活动,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动能。
实践首站,实践团成员走进平型关大捷纪念馆。在斑驳的军旗与泛黄的战地照片前,讲解员深情讲述了八路军将士以血肉之躯筑起抗日长城的壮烈史诗。“以前总说家国情怀,今天站在这里才真正懂了它的分量。”实践成员王兆坤在实践日记中写下内心的感慨。
这份精神洗礼并未止步于展馆。当天,实践团成员还将特别定制的 “红沙岭精神”文创T恤赠予灵丘县花塔村党支部,让红色基因在青年创意中焕发新活力。
在车河有机社区,实践团成员跟随党的二十大代表、车河有机社区党支部书记王春,走进有机农田和有机鸡养殖基地。蹲在田埂上记录生态数据,看着错落的生态民宿,大家真切体会到“生态好、产业兴、百姓富”的幸福生活。
在下北泉村虹鳟鱼养殖基地,“养殖—运输—旅游”产业链更让实践团成员惊叹这里真正实现了“水中有鱼、岸上有景、兜里有钱”的立体化发展。在灵丘县环保部门人员协助下,实践团成员对下北泉村进行了水质取样,并实地探访了唐河自动化监测站,见证了出境断面水质连续10年稳定达Ⅱ类标准的生态成果,24小时运作的监测设备成为守护“一泓清水向京畿”的科技哨兵。
实践活动尾声,实践团成员来到“童心港湾”留守儿童关爱基地,通过“光的折射实验”和“简易滤水器制作”,为孩子们播下科学的种子;助农直播间内,实践团成员与“山水灵丘”抖音账号合作,两小时直播吸引1200余人次观看,灵丘苦荞茶、车河有机鸡蛋等十余类农产品成为网络 “爆款”。网友纷纷留言:“科技让家乡的好东西被更多人看见。”
“将专业知识融入乡土实践,是青年学子最生动的成长课。”实践团指导教师袁子杰表示,这场跨越300公里的社会实践,不仅让“农货”变“网红”,更让青年学子在田间地头读懂“国之大者”,以实际行动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