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津日报丨天工大学子跨越上千公里“复活”红色遗址让红色教育有“新课堂”
发布时间:2025-08-05文章来源:浏览次数:10
天工大学子跨越上千公里“复活”红色遗址
让红色教育有“新课堂”
本报讯(记者 姜凝)天津工业大学“知冷‘智’热”实践团的师生们,用脚步在山中踏出了一条红色记忆追寻之路。近日,吉林省龙井市开山屯镇政府特地给该校寄来表扬信,给这些让沉睡的红色记忆焕发新时代光彩的学子点赞。
据了解,该实践团师生在开山屯镇进行寻访红色根脉的暑期社会实践时,在上石峰发现一块字迹斑驳的石碑。师生们一边埋头查阅地方志,一边挨家挨户向村民打听线索。几经周折,终于成功寻访确认了中共开山屯区委成立遗址纪念碑,这是延边地区首个中共地方区委组织。面对这一重大发现,实践团师生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小心翼翼清理石碑苔痕,怀着敬畏之心填补、描摹模糊文字,让革命历史的印记得以保留。“触摸修复后的石碑,仿佛与革命先辈跨越时空‘对话’。铭记历史是我们的责任和使命。”实践团成员孙湫涵的话道出了大家的心声。
带着沉甸甸的调研成果回到天津,实践团师生又马不停蹄地忙活起来。很快,一份遗址保护活化方案便提交到开山屯镇政府:运用3D建模技术让观众在复原场景中触摸历史,开发VR(虚拟现实)党史课,设计“星火摇篮”主题研学路线……他们的方案获得了龙井市开山屯镇政府的高度认可,在寄来的表扬信中特别提到,这份打造集教育、体验、文旅于一体的特色地标方案,为系统性保护与活化利用这一红色遗址提供了关键思路和有力支撑,为赓续红色血脉提供了关键助力,对该镇深化红色资源的活化利用、探索文旅深度融合新路径意义重大。
“用脚步丈量历史,用专业知识擦亮‘红色坐标’,这场沉浸式教学诠释了‘行走的思政课’的核心目的。”该实践团带队教师张江路表示,将通过常态化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让红色教育有更多“新课堂”,把家国情怀“种”在学生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