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歌声里的直播间!天工学子为“陇味儿”“打call”!

发布时间:2025-07-11文章来源: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徐黎明​浏览次数:10

当天津工业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XIN青年“见微知著”实践团再次踏上甘肃省陇南市西和县丰收村的土地时,谁也没想到,这群年轻人会在大山里掀起一场“直播风暴”。从629日到79日,他们用6场大山实景直播,带着30000余元的销售额,为丰收村的“陇味儿”农产品插上了飞向全国的翅膀。



要问这场直播和以往有啥不一样?那必须是文艺元素的巧妙融入!为了让直播内容更接地气,实践团成员可是下了不少“笨功夫”。他们一头扎进西和县朱刘河村,看老匠人如何将一张张麻纸从浆到纸细细打磨;还跑到陇南市武都区,瞅瞅坪垭藏族乡搬新家后的热闹景象,顺便还把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油橄榄、花椒的“成长史”摸了个门儿清。这些带着泥土气的见闻,都成了直播间里最鲜活的素材。



实践团成员们在走访调研当地花椒、土豆粉等产业时,一下就被老乡们哼唱的山歌深深吸引。“何不把山歌搬进直播间?”这个念头一冒出来,就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赞同。于是,在青山环抱的花椒地里,实践团成员李雅煊和陈建宏亮起嗓子,一首改编的花椒山歌随口唱来:“丰收村的花椒红,颗颗饱满香味浓,炒菜炖肉放一点,鲜得你呀直点头……”歌声刚落,直播间的评论就刷了屏:“这山歌太上头了!”“我要买花椒,尝尝这被歌声夸的味道!”



不光有山歌,实践团成员们还结合走访西和县电商中心学到的技巧,用“津味儿”相声的形式把当地的文化故事融进了直播。在介绍带有乞巧元素和藏族元素的手工枕时,陈雷老师和王慧欣同学边展示产品,边用相声的形式讲起了当地西和县的乞巧文化,听得网友们津津有味。“原来乞巧节还有这么美的故事,必须支持!”订单就这样一个个地来了。



为了让网友们更直观地感受“陇味儿”的魅力,6场直播都选在了大山里的实景地。有满枝头的花椒园、郁郁葱葱的果园,更有摆满蜂蜜、醪糟的农家小院。网友们隔着屏幕,仿佛闻到了花椒的麻香,看到了大山的叠翠,感受到了丰收村的质朴与热情。

6场直播,就像一场场热闹的“线上农产品派对”。实践团成员们一会儿是唱歌的“山歌达人”,一会儿是讲故事的“文化使者”,一会儿是专业的“产品讲解员”。他们用青春的活力和创意,让陇南的农产品成了“网红”。“真没想到咱们的农产品能卖这么好!”丰收村的张大叔看着不断增加的订单,笑得合不拢嘴。而实践团的同学们也在这场直播助农中收获满满。

看到老乡们开心的样子,觉得所有的付出都值了!这是我们第二年来到陇南,今年的直播,我们这群工科生不仅拿出了文艺范儿,还把专业所学用了起来,用技术赋能乡村振兴,让‘陇味儿’走得更远。”带队老师徐黎明欣慰地说。

这场大山里的直播盛宴,不仅让“陇味儿”农产品飘香全国,更让实践团的同学们深刻体会到,青春的力量可以为乡村振兴注入无限可能。相信在未来,会有更多这样的年轻人,带着创意和热情,走进乡村,书写更多精彩的故事。

(审稿: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黄洁 编辑:党委宣传部 胡敏)

图片来源: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版权所有: 2014 天津工业大学 地址:天津市西青区宾水西道399号 邮编:300387 津ICP备05004363号 津教备01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