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日报丨蕴以强己 傅以育人——记天津市优秀教师、天津工业大学教授 康卫民

发布时间:2024-09-12文章来源:浏览次数:10



蕴以强己 傅以育人

 ——记天津市优秀教师、天津工业大学教授 康卫民

通讯员 刘孜勤

他本着对教育事业的忠诚与挚爱,躬耕教坛、潜心育人,把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促进专业与学科发展、服务国家科技自立自强作为自己追逐的梦想,投身教学科研一线19年。他就是天津工业大学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非织造材料与工程系系主任康卫民。

康卫民,男,19792月生,中共党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纺织学术带头人、天津市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天津市“131”创新型人才培养工程第一层次人选、天津市创新能手、天津市优秀科技工作者、天津市“向上向善好青年”。

静心教书,倾心育人

学生这样评价他:“康老师为人温润可爱,我们在他身上感受到一种强烈的报国之志,他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方法、技术,还有对国家、对人民炽热的爱。”康卫民历年评教均为优秀,受到学生一致好评,被评为“我最喜爱的研究生导师”。康卫民在非织造专业教学中,注重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与融入,探索了“课程思政+守正创新”新路。他因材施教、循循善诱,注重培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所指导学生发表高水平论文150余篇,获学科竞赛国家级、省部级奖项数十项,硕博近30人次获国家奖学金、4人获天津市大学生创新奖学金特等奖、1人入选全国青托人才A类工程,培养出了若干名非织行业企事业单位技术创新和管理骨干。

潜心教研 改革创新

康卫民认为,上课是天大的事,要努力把教学中的每一件事都做到最好。作为系主任,康卫民积极推进本专业新工科教育培养方案改革和专业工程认证,从产教融合、以研促教和课程思政等方面推动专业课程体系及教学模式改革,并着力于专业多元模块化实践教学模式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的创新推进。他先后获天津市、中纺联教学成果奖3项,主讲《熔喷非织造生产过程动态仿真》入选天津市虚拟仿真金课;编写《非织造材料与工程学》等教材5部,成为非织专业本硕博和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的必备用书,为我国非织造材料与工程专业教材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此外,他还积极参与到研究生培养改革中,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和天津市教学成果特等奖。

躬耕科研 打破垄断

高品质氧化铝纤维制备技术长期被少数发达国家垄断,国内离心甩丝技术制备的氧化铝纤维直径粗、渣球多,难以满足高端领域应用需求。康卫民围绕3-5微米高品质氧化铝超细进行技术攻关,带领团队自行组装设备,历经十余年,设备从单针毛细针头、到实心针、再到10孔针头,发展到目前阵列化静电溶吹生产装备,实现了超细氧化铝纤维的批量化生产,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氧化铝纤维制备技术,产品质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突破了氧化铝连续长丝“卡脖子”难题,打破了国际垄断。近年来,他主持和参与国家级项目12项、省部级和企业项目30余项,成果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及省部级奖7项,有力推动非织造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履行责任 彰显大爱

在同事们眼里,康卫民老师是一个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的人。有学生生活中遇到困难,康老师则慷慨解囊,学生感受到的是异乡的温暖和感动;有学生面临毕业工作的困惑,康老师则积极疏导,帮忙介绍工作岗位。疫情期间,他利用非织造专业特长和团队驻极熔喷技术的研究成果,积极投身科技防疫工作。他不畏艰险、冲锋在前、真情奉献,先后奔赴现场对京博石化、燕山石化、吉安三江等公司进行驻极熔喷原料和非织造生产技术指导,为企业高性能熔喷非织造布的生产保驾护航。他在危中见机,夜以继日进行研究,团队研制出的高防护、高透湿、快速摘脱的一体化病毒防护服,在全国148个海关正式列装,为抗击疫情作出重要贡献。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在新征程上,康卫民时刻铭记教书育人的使命,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知重负重,攻坚克难,拼搏奉献,用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教育者的担当,继续书写育人新篇章。

通讯员 刘孜勤


版权所有: 2014 天津工业大学 地址:天津市西青区宾水西道399号 邮编:300387 津ICP备05004363号 津教备01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