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展网丨耐心资本:促进科技自立自强的关键力量

发布时间:2024-06-27文章来源:浏览次数:10



耐心资本:促进科技自立自强的关键力量

中国发展改革报社记者 | 邵鹏璐

626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邀请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临、国务院国资委资本运营与收益管理局局长王海琳、金融监管总局政策研究司司长李明肖、中国证监会市场监管二司司长吴萌就《促进创业投资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简称《政策措施》)有关情况进行介绍,并答记者问。

李春临表示,《政策措施》也被称为“创投十七条”,是继2016年国务院出台《关于促进创业投资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以来,国家层面出台的又一部促进创业投资高质量发展的系统性政策文件。其主要内容可以用五句话精准概括,即“培育创投主体、拓宽资金来源、加强引导扶持、健全退出机制、优化市场环境”。

我们相信,《政策措施》落地实施及后续相关配套政策的出台,将进一步激发我国创业投资行业发展的动能和潜力,为培育更多‘小巨人’和‘独角兽’企业,支持科技创新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更大力量。”李春临强调,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有关部门完善工作机制,加强统筹协调,形成支持创业投资高质量发展的综合性体系,并加强各项《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的跟踪监测,形成工作闭环,以务实有效的措施稳定市场预期、激发创投市场活力。

创业投资一头连着产业一头连着金融

发展创业投资是促进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的重要举措。创业投资已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李春临表示,创业投资具有“投早、投小、投硬科技”的典型特征,更加适应种子期、初创期和成长期科技型企业的融资需求。“可以说,没有创业投资的支持,科技创新的效果将大打折扣。”

创业投资一头连着产业、一头连着金融,既要衔接上游的研发端,又要适配下游的应用端,涉及面广、影响范围大。”李春临介绍,《政策措施》围绕创业投资“募、投、管、退”全链条全生命周期各环节,提出多方面的政策举措。

在募资端,《政策措施》提出,引导保险资金等长期资金投资创业投资,扩大金融资产投资公司直接股权投资试点范围,动员有条件的社会资本做“耐心资本”,解决行业“缺长钱”和“无米下锅”的问题。

在投资端,针对创投机构反映“有钱也难投出去”的问题,《政策措施》明确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会同相关部门,建立创业投资与创新创业项目的对接机制,为广大创投机构提供一批优质的、符合国家发展方向和战略导向的好项目,解决“钱往哪里投”的问题。

在管理端,《政策措施》提出要持续加强对政府和国有企业出资的创业投资基金的管理,建立健全符合行业特点和发展规律的管理体制和尽职合规责任豁免机制。针对各方普遍关心的税收和监管问题,提出持续落实落细创业投资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同时,按照《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条例》相关要求,对创投基金实施与其他私募基金区别对待的差异化的监管政策。

在退出端,《政策措施》实施的重点是拓宽退出渠道,优化创业投资基金退出政策。

加强耐心资本培育为企业提供长期资金支持

作为“时间的朋友”,陪伴“硬科技”发展的亲密伙伴——耐心资本的培育对促进我国创业投资高质量发展和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至关重要。

就如何培育发展壮大耐心资本,李春临认为:“除了充分尊重市场规律以外,政府这只‘有形的手’也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引导各类资本摒弃‘急功近利、快进快出、挣快钱’的浮躁心态,坚持做长期投资、战略投资、价值投资、责任投资。”

《政策措施》中对培育耐心资本作了相应的政策安排:

 ——关于保险资金。

《政策措施》提出,引导保险资金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进一步释放创业投资基金长期资金来源潜力。

李明肖介绍,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一直以来积极引导保险资金等长期资金投资创业投资,引导银行业保险业按照市场化、法治化的原则,依法合规出资创业投资。近年来,金融监管部门持续优化保险资金监管政策,全面破除阻碍保险资金开展股权投资、风险投资、支持科技创新的制度障碍。“目前,保险资金投资创业投资基金在监管政策层面上是畅通的。”

 ——关于银行资金。

《政策措施》提出,以金融资产投资公司为平台,扩大股权投资试点范围,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积极支持资产管理机构加大对创业投资的投入,发行适配创投基金特点的长期资管产品。

李春临表示,我国是银行主导型的金融体系,银行业资产占金融机构总资产的比重超过90%,在严控风险的前提下,引导银行加大对科技创新和创业投资的支持力度潜力巨大。

值得注意的是,市场非常关注“金融资产投资公司开展科技企业的直接投资业务”,对此,李明肖介绍,金融监管总局深入梳理总结前期上海试点开展的直接股权投资经验,研究扩大试点地区范围,充分发挥金融资产投资公司在创业投资、股权投资和企业重组等方面的专业优势,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

 ——关于国资和政府投资基金。《政策措施》提出,聚焦基金考核,容错免责机制、绩效评价制度等体制机制的关键环节,率先将国资和政府投资基金培育为耐心资本,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王海琳介绍,近年来,央企有序开展了有关基金投资业务,充分利用基金聚集资本、决策灵活、分散风险的优势和特征,通过有效投资积极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下一步,国务院国资委将立足自身职责定位,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同,在放宽规模限制、提高出资比例、注重整体业绩和长期回报考核,明确尽职免责容错条件等方面,给予中央企业创投基金更大支持。

三方面加快培育高质量创业投资机构

广大创业投资机构是创业投资的实施主体。李春临认为,我国创业投资要实现高质量发展,需从三方面加快培育一批高质量的创业投资机构。

第一个是“专业”。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要想培育一批“硬科技”的“独角兽”和“小巨人”企业,离不开创投企业的“火眼金睛”。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遵循科技创新发展规律,鼓励广大创业投资机构从自身独特的优势出发,强化专业化投资理念和投资策略,加强对投资项目的投后“赋能”,提升股权投资、产业引导、战略咨询等综合服务能力。

第二个是“多元”。创业投资高质量发展需要有各具特色、充满活力的创业投资机构参与,应鼓励行业骨干企业、科研机构、创业创新平台机构等创业创新资源丰富的主体,具有资本实力和管理经验的天使投资个人、保险基金、政府投资基金等专业机构投资者积极参与创业投资,形成多元化的创业投资主体。

第三个是“规范”。规范发展是健康发展的前提,没有规范就没有健康发展,创业投资主要以股权投资方式投向早期的初创企业,具有高风险、高收益的典型特征,广大投资机构开展投资活动必须在遵守相应的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履行信义义务,切实保护投资人的合法权益,引导创投机构强化内控机制,合规管理和风险管理机制,不断提高创投机构规范化运作和管理水平。

吴萌表示,“退出机制”各方普遍关注,其影响着创业投资的成效,需要系统考虑。《政策措施》的第五部分从拓宽创业投资退出渠道、优化创业投资基金退出政策这两个方面做了相应的安排。“近年来,证监会不断深化资本市场的改革和开放,努力为缓解‘退出难’提供良好的基础。后续,证监会还将继续加强和各方的协同配合,加强政策的动态评估,推动‘健全创业投资退出机制’等措施的落实和落地。”吴萌说。


版权所有: 2014 天津工业大学 地址:天津市西青区宾水西道399号 邮编:300387 津ICP备05004363号 津教备01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