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丨2024年京津冀高等教育数字化交流研讨会在京举行

发布时间:2024-06-23文章来源:浏览次数:10



2024年京津冀高等教育数字化交流研讨会在京举行

(记者 崔倩)622日,为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协同融合发展,落实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实施十周年之际,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北京工业大学共同举办“2024年京津冀高等教育数字化”交流研讨会,推动京津冀高等教育数字化协同创新发展,探索人工智能在高校教育教学场景中的应用,提升高校数字化治理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

会议架起三地“产学研用”协同“立交桥”,以“人工智能 拥抱未来——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聚焦人工智能在高校教育教学和教育管理场景中的实践探索开展交流研讨,以点带链、以链带面,助力科教融合、产教融合,为京津冀协同创新发展构建多元化、多层次的人才体系贡献力量。

会议邀请京津冀高校领导,有关人工智能和教育教学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作专题报告。内容主要涉及人工智能发展、教育技术革新中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发展与应用;高校在数字化转型中的实践;教师基于人工智能开展课程教学的场景应用和实践案例。

在上午的报告单元中,清华大学王宏宁教授就人工智能辅助教育在清华大学的探索与实践作报告;天津工业大学胡英江副书记分享《高校大数据驱动数字化转型:策略、实践和展望》;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王兴芬副校长交流《从教学管评数字化到AI赋能教育教学改革》;北京邮电大学徐童博士分享北邮基于码上开展教学实验的实践经验;北京超星泛雅集团总经理秦波涛介绍《高校AI智能体的建设与应用》。

下午的报告单元由成都康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胡茂秋副总裁介绍数据智能为视角的智慧校园深度应用实践;北京理工大学郝佳教授分享《知识图谱与大模型赋能专业与课程高质量建设》;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刘强教授畅谈人工智能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深度融合探索;北京工业大学翟天瑞教授分享“数据要素×”智慧校园赋能高校管理体系创新发展的情况。

十年来,京津冀三地高校携手夯基垒台、落子布局,在不断加强交流与合作中,三地高校已由“好邻居”升级为“合伙人”。当前,京津冀协同发展已进入全方位、高质量深入推进的阶段。 本次会议的成功举办,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牢记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初心使命,共话砥砺十年的教研答卷,携手打造京津冀新的高等教育增长极,加快形成引领全国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

大会还举行了北京工业大学AI门户发布仪式,京津冀人工智能领域的专家学者和信息化、数字化业界同行,河南、湖南等地专家学者,以及研究生代表近两百人参加会议。


版权所有: 2014 天津工业大学 地址:天津市西青区宾水西道399号 邮编:300387 津ICP备05004363号 津教备01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