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宏网丨“津彩纷呈 职引未来”天津市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周圆满结束
中宏网天津6月8日电 近日,为落实全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和教育部高校毕业生“百日冲刺行动”“就业促进周”相关工作要求,抢抓毕业生就业工作关键期,持续推动天津市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5月27日-31日,天津市教育两委指导各高校开展了“津彩纷呈 职引未来”就业促进周系列活动。活动围绕校园招聘、政策引领、访企拓岗、校企供需对接、重点群体帮扶、征兵动员等方面开展,共服务毕业生20.46万人次。
持续扩大市场化就业规模
市教育两委联合市人社局、团市委开展“职引未来-大中城市联合招聘暨‘津英就业’驻津央企及市属企业专场招聘会”,千余名学生积极参与,提供岗位3500余个。市教育两委联合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人社局印发《关于开展2024年专项招聘高校毕业生活动的通知》,指导各校以就业促进周为契机,抢抓就业“百日冲刺”攻坚期,持续保持校园招聘热度,积极把招聘岗位带到学生身边。天津商业大学联合贵阳市开展“一路‘黔’行 扬帆‘筑’梦”生源大省校园招聘活动,贵阳市委副书记、市长马宁宇亲自带队,200余家贵阳市企业到校招聘,提供岗位600余个;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联合广东省东莞市人社局举办“链群精准对接 校企共同成长”双选会,20余家东莞市企业参会。天津市累计举办招聘活动370余场,参会企业4100余家,服务学生6.1余万人。
强化政策引领
市教育两委指导各高校用好《天津市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清单》政策汇编,各高校通过就业指导课程、形势政策讲座、专题培训沙龙、招聘活动现场等形式,组织开展政策解读和宣讲,深入细致做好就业指导服务,帮助高校毕业生知晓政策、了解政策、用好政策。天津师范大学通过微信公众号设置就业政策宣传栏,积极推送天津市保租房相关政策;天津财经大学面向全体毕业生推动基层就业、海河英才落户等政策宣讲等;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线上召开就业政策宣讲会。天津市各高校累计开展政策宣讲260余场,覆盖9.5万人次。
深入访企拓岗
市教育两委指导各高校结合产业发展需求和学校办学特色集中走访企业,足质足量开拓就业岗位。二级院系结合毕业生就业需求,以学科专业点为单位精准有效访企,为毕业生开拓专业相关性强、人岗匹配度高的就业岗位。南开大学赴中电科十八所、TCL中环等企业开展访企拓岗促就业活动;中国民航大学前往济南国际机场建设有限公司、中国航空结算有限责任公司等单位开展访企拓岗行动;天津科技大学走访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等企业,在就业招聘、人才培养等多方面达成合作。就业促进周期间,天津市各高校走访企业1100余家,开拓岗位9700余个。
深化校企供需对接
市教育两委深入落实教育部供需对接育人项目,鼓励各校利用招聘会、校企座谈会等方式,积极与相关企业进行联系,搭建互动交流、供需对接的平台,通过深化合作为毕业生开拓就业新空间。天津工业大学与东莞市人社局及用人单位召开供需对接会;天津仁爱学院与天津重钢机械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天津中医药大学走访市第一医院、天津晟元人力资源有限公司、天津市汉康医药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等企事业单位。就业促进周期间,天津市40余所高校累计开展170余场供需对接活动,覆盖企业990余家,达成720余项合作意向,决定签署协议400余份。
开展重点群体帮扶
天津市54所高校均开通就业心理咨询和就业帮扶热线,及时纾解学生就业压力、增强学生求职信心。指导各高校按照“一人一档”“一人一策”建立帮扶工作台账,摸清重点群体毕业生就业情况,动态跟踪求职进展,对有就业意愿但尚未确定就业去向的毕业生重点关注。天津医科大学从经济援助、心理疏导、家校联动等各方面开展结对帮扶,建立“院系+辅导员+班导师”三级负责机制;天津市大学软件学院联合市残联和退役士兵事务局针对残疾和退役士兵群体开展重点帮扶。就业促进周期间,各高校共开展重点帮扶人群校园招聘活动150余场,开展就业指导帮扶活动360余场,帮扶毕业生8600余人。
加大征兵工作力度
市教育两委会同指导各高校加大征兵宣传工作力度,结合毕业“双选会”展开精准发动,激发应征潜力,把征兵工作作为学校重要工作内容,压实“一把手”责任,强化高校征兵工作队伍建设。天津大学依托招聘活动,在活动现场设置征兵宣传点位,面向毕业生做好征兵宣传;天津美术学院结合学科专业特色,组织“国家安全”展览,鼓励毕业生参军入伍。就业促进周期间,天津市密切军地协同,指导各高校开展130余场征兵宣传活动,服务毕业生4万余人次。(中宏网特约作者王敏报道 图片由主办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