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强国以《共情共享共生:基层治理能力提升的一种新思路》为题对我校进行了报道

发布时间:2022-03-14文章来源:浏览次数:351

2022314日,学习强国刊发了题为《共情共享共生:基层治理能力提升的一种新思路》的理论研究文章,文章作者为我校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张春颜。现将全文转发如下,以飨读者。



共情共享共生:基层治理能力提升的一种新思路

张春颜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治理能力的水平直接影响着国家整体治理的效果。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创新和完善基层社会治理是促进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的关键。“为建立起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基层治理体系”“健全常态化管理和应急管理动态衔接的基层治理机制”,必须加强基层政权治理能力建设,特别是增强乡镇(街道)的为民服务能力、应急管理能力以及平安建设能力。

一、以共情为纽带,提升基层治理中“回应性”为导向的为民服务能力。

所谓共情,是指有意识地进行换位思考,来理解别人的思想、感受以及行为的整个过程。要想实现这种情感认同,真正提升为民服务能力,其一是做到认知共情。通过组织党员、干部下沉到基层,切实了解民之所盼。基层治理者只有真正地参与到民众的日常生活中来,才能发现问题,如脱贫成效的巩固情况、老旧小区的改造情况、留守儿童的干预情况、流动人口的融入情况、政务服务的满意情况等等。其二是做到评价共情。通过提供不同观点的交流平台,切实理解民之所想。一方面治理者可以将之前实际体验所形成的认知,在这一平台上表达出来,另一方面也可以倾听民众所关、所想的不同观点,以及民众对治理者所提观点的不同意见,这种不同观点碰撞与交流的过程中,不仅可以使双方深入了解对方在想什么,也有利于理解对方为什么会这么想,进而形成评价共情,如可以在乡镇(街道)原有的议事会、座谈会、听证会等相关会议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民众参与的规模、丰富民众参与的形式、拓展民众参与的主题等等。其三是做到行为共情。通过构建回应效果的监督机制,切实纾解民之所困。良好的认知与评价共情一旦形成,会直接提升基层治理者对于民众诉求的回应效果,为了进一步保障回应的精准性,一方面有赖于基层党组织、基层政府内部监督机制的构建,通过自主“持续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加强日常监督”,以及“实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模式”等方式之外,另一方面也有赖于各类组织、群众广泛参与到监督工作当中来,坚持共建共治。这种良性认知—评价—行为的共情模式有利于基层治理者真正做到知民所知,想民所想,做民所望,以回应性为导向,切实提升为民服务能力。

二、以共享为条件,提升基层治理中“协同性”为导向的应急管理能力。

所谓共享,是指将人员、物品、财产或者信息等资源的使用权或知情权与其他所有人共同拥有。为了更好地健全基层应急管理的协同体系,需要从“点”“线”“面”“体”多个角度予以关注。其一是注重连点成线。将基层政府具体部门内部的工作人员看做是点,通过充分调动本部门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以会议交流或是部门数据库的形式,做好内部的人员交流、信息交换工作,这样才有利于把每个人串联起来,连点成线。其二是注重合线成面。将每一个基层政府具体部门看做是线,突发事件一旦发生,通过应急、财政、社保等多部门交叉联动,形成网面,才能及时“做好风险研判、预警、应对等工作”。其三是注重组面成体。将每一级政府都看做是网,基层政府与同级其他基层政府之间,或者基层政府与上级政府之间通过不断组合叠加就会形成一个立方体,特别是在“互联网+基层治理”行动的助推下,“逐步实现基层治理数据资源共享”,“逐渐完善乡镇(街道)与部门政务信息系统数据资源共享交换”,从而最终“实现村(社区)数据一次采集、多方利用”。在情报信息与资源共享的条件下,在多部门交叉联动的协同作用下,基层治理的应急管理能力才能真正有所提升。

三、以共生为目标,提升基层治理中“和谐性”为导向的平安建设能力。

所谓共生,是指一种互利互依的合作关系。共生结果的好坏直接受到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和共生环境三个因素及其相互之间关系的影响,基层社会系统就好比一个共生体,基层党组织、政府与其他组织、个体可视为主要的共生单元,他们的互动关系就是共生模式,而他们之外的所有因素的总和则构成了共生环境。为了更好地提升基层治理中的平安建设能力,其一是培育一主多元的共生单元。坚持乡镇(街道)、村(社区)党组织的领导为主,同时注重“培育扶持基层公益性、服务性、互助性社会组织”,如在区域化党建平台的基础上,实现机关企事业单位与乡镇(街道)、村(社区)党组织的联建共建等。其二是鼓励多向合作的共生模式。基层党组织、政府与其他社会组织之间不再是简单的主动“施力方”与被动“受力方”的单向关系,而是逐渐走向了多向合作的状态,各类社会组织在接受基层党组织、政府的领导与管理的同时,也可以主动地“承担公共服务职能”,如矛盾纠纷的化解、心理问题的疏导、养老、医疗、托幼、基层应急救援等方面。其三是营造包容创新的共生环境。包容的环境更倾向于倡导多元主体的共同参与,同时共享发展成果,包容的土壤也使创新性的社会治理方式得以萌芽、生长,如网格化的管理服务、新型组织形式社区基金会的设立、基层智慧治理标准体系的构建,等等。在包容创新的共生环境下,一主多元的共生单元之间逐渐形成了多向合作的共生模式,从而有利于矛盾的消解和平安基层的构建。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一个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基层。”我们要以共情为纽带,以共享为条件,以共生为目标,通过不断加强社会治理制度建设,夯实基层社会治理这个根基,最终实现基层治理能力的提升。

(作者为天津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



版权所有: 2014 天津工业大学 地址:天津市西青区宾水西道399号 邮编:300387 津ICP备05004363号 津教备01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