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工一流本科教育研讨沙龙第七期——天工创新学院举办“天工创新班”春季学期基础课教学交流会

发布时间:2022-03-14文章来源:​天工创新学院 李静 王威浏览次数:376

近日,天工创新学院举办了 “天工创新班”春季学期线上教学交流会。数学科学学院、人文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等9个教学单位分管教学负责人及任课教师共31人参加了本次交流会。会议由天工创新学院人才培养办公室李静老师主持。

首先,天工创新学院副院长魏黎对各个教学单位的大力支持和教师们的辛勤付出表示感谢,并解读了《“天工创新班”人才培养项目实施方案》,强调了“天工创新班”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介绍了上学期教学情况和学生的学业表现,就开展“天工创新班”课程思政全覆盖和课堂教学创新提出了建议。

接着,由上学期担任《工科数学分析基础》课程教学的黄东卫老师和担任《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的张怡老师分享授课经验。黄东卫老师分享了几点执教经验:一是密切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状况,鼓励学生积极探索的好奇心;二是作为任课教师要做到全身心投入,及时发现学生学习上的问题,持续跟踪辅导。张怡老师的执教经验:一是紧扣天工创新班的培养目标,选取适宜的教材,精心设计教学方案;二是了解学生特点,在充分考虑学生需求的基础上及时调整教学方式,提供更有温度的教学。两位老师结合实例分享了教学体会和经验,为老师们如何以学生为中心实施有效教学提供了有益参考。

本次会议特邀马克思主义学院黄燕教授作了题为《大学教学中的课程思政实践》的讲座。黄燕教授从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二者的关系入手,提出课程思政的定位和功能;从坚持一个理念、注意两个属性、遵循三大规律、坚持四个统一和围绕五方面内容,具体阐述了如何在课程教学中挖掘和融入课程思政,做到课程门门有思政、教师人人讲育人;还分享了申报和开展课程思政课题研究的建议。黄燕教授的讲座深入浅出,让大家深刻体会到加强“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应加快推进思想引领、能力培养与知识传授的有机结合,实现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同频共振。

最后,魏黎副院长进行总结。她对进行线上分享和交流的各位领导老师表示感谢,指出课堂教学是创新人才培养的主战场,各位任课教师是学院最宝贵的资源,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希望通过搭建互动交流平台,为任课教师提供一个互相学习、交流研讨、提升教学创新能力的阵地,从而凝心聚力、共同做好“天工创新班”人才培养工作。

天工创新学院重视基层教研活动,希望通过此次交流使任课教师尽快了解天工创新班的培养模式和学生情况,明确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性和实践思路,帮助老师们更有针对性地制订教学方案,促进教学改革与创新,扎实推进天工创新学院高质量人才培养。(审稿:天工创新学院 王春红 魏黎 编辑:党委宣传部 柳婷)

 

版权所有: 2014 天津工业大学 地址:天津市西青区宾水西道399号 邮编:300387 津ICP备05004363号 津教备01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