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语系连线校友,助力在校生做好学业和职业规划
2020年11月5日下午2时,人文学院日语系举办网络交流会,邀请部分优秀校友与在校本科生连线,就日语专业学业和职业规划问题展开交流,人文学院日语系、教学办部分教师也参加了本次交流会。会议由日语系主任王华伟教授主持。
“社会圈层如何突破,企业需要什么样的日语人才,考研复习有哪些技巧,日语专业学生在升学中有没有局限……”围绕这些问题,60多位本科生通过“腾讯会议”与这些优秀校友开展“面对面”交流。
谭善昆校友,日语专业2010届毕业生,目前担任天津智善美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他坦言自己一度负重前行,在校期间共欠下2.4万元的助学贷款。但他没有因此怨天尤人,在学好日语专业课程之余又毅然选修了软件工程方面的课程,毕业几年后在天津创业开公司,还清贷款又买车买房,还在老家县城为父母购置了房产。他鼓励学习、生活有困难的同学树立信心,一定不要停下求学的脚步,所有的苦难和奋斗经历都会成为终身财富。“人生是一场马拉松,生活困顿的现状不会一成不变,只要自己不服输,努力拼搏、不断学习,就一定能实现梦想、收获成功”。
陈婷婷校友,日语专业2015届毕业生,目前在日立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从事人力资源工作。她分享了自己在日企就业、从业和职业成长的经历,将“本领恐慌”的现实压力传递给在校生,鼓励学弟学妹们结合人生梦想和自己所长,做好职业规划,明确“自己想做什么,将来能做什么,现在要做什么”, 只有认清自己、明确方向、脚踏实地,才能乘风破浪、勇毅前行。
李薇校友,日语专业2014届毕业生,硕士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目前在四川外国语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她结合自己的升学备考经历分享了“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的“信息战”理念。从为什么考研、选择什么院校、学习哪些教材、如何准备面试的角度,结合高校所属地区与行业需求、学校层次学科排名与行业认可程度、往年报录比、面试技巧与升学成功率等因素,分享了自己一路求学深造的心路历程。
马泽远校友,日语专业2019届毕业生,目前就读于北京大学,攻读日语笔译(MTI)专业学位。他在经验分享中强调了考研的“信念感”,作为“双一流”高校的日语专业学生,只要坚定目标,科学备考,就一定能把“看似不可能”变为现实。他鼓励学弟学妹们“不要‘想赢怕输’,而是要‘能赢敢输’,坚持不懈,就会等到水到渠成的那天”。
最后,王华伟教授作了总结发言,他强调,人才培养工作的核心是培养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有用人才。日语学术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没有雅俗之分、高下之别,专业会努力帮助每一名学生将自己的梦想融入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生动实践中;每一名学生也要认清自己,珍惜时光,做好学业和职业规划。不要把日语仅仅视为一项技能,而要把日语学科知识学习和自身人文素养提升联系起来,把日语综合技能训练和信息技术发展、国家民族需要联系起来,把良好的学习、工作习惯培养出来,立鸿鹄志、做追梦人,做到“知识融通、能力复合”,争取像今天到会的学长学姐们一样,奋斗的人生才会未来可期。(审稿:人文学院 齐庆祝 编辑:宣传部 蒋闯)
图片来源:人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