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键时期的担当作为——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党委的战“疫”行动
自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党委高度重视,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市委及学校党委有关工作部署的要求,充分发动全院各方力量,积极深入开展疫情防控、排查摸底、宣传动员等工作,要求全体师生提高站位、强化担当、狠抓落实,以高度负责、坚持不懈的工作态度筑牢学院疫情防控的阵地,全面系统地保障了教育教学、科研以及学生管理等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紧急行动、严阵以待、学院党委落实到位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学院党委第一时间制定《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迅速成立以常务副院长兼党委副书记牛萍娟教授为总指挥的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先后组建“疫情防控党员突击队”,“学生党支部战‘疫’应急突击队”、“青年团员突击队”统筹做好学院疫情防控工作。党委班子成员结合分管工作、所属专业系室包干专业系部和重点区域,抓好具体防控措施的贯彻落实,确保关键时候冲在前、干在先、顶得住、打得赢。
1月25日成立电信学院防疫信息工作人员联络组,按照学校要求,全面、细致、深入地摸排掌握全院107名在职教师、15名离退休教师以及2733名学生的详细情况,认真完成每日健康报送工作,做到不瞒报、不漏报、不误报。
疫情期间,学院党委积极引导青年大学生向党组织靠拢。截至目前,共收到入党申请书77份、思想汇报205份;积极组织广大党员捐款捐物,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学院学生会副主席李旭同学,第一时间向当地捐款2000元,并且在防疫第一线志愿服务,时间累计超过96小时,被“新西青 新青年”官方媒体报道。各支部组织“观红色电影,扬爱国精神”、“缅怀革命先烈,争做时代新人”等主题教育活动,进一步加强对学生党员的思想引领。
组织指导、创新竞进,教育教学有序开展
在学校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的领导下,学院党委加强组织领导,班子成员经多方调研协调,结合各专业教学及课程特点,根据教育部在延期开学期间“停课不停学”的总体要求,按照《天津工业大学落实疫情防控要求全力保障延期开学期间本科教育教学工作方案》相关部署,迅速制定线上教学方案,借助泛雅、雨课堂、中国大学MOCC、智慧树以及QQ、微信群等多种渠道,到目前为止共开设143个课堂的线上教学,部分课程以虚拟仿真实验的方式满足了实验环节的要求,基本完成了全体学生的专业培养计划要求。
依托与华为公司共建的“华为ICT学院”,针对大四学生开设了“人工智能”在线实训课程,以华为云WeLink会议的方式开课,吸引了包括电气学院在内的共400余名学生及教师参加,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为了保障在线课程学习的质量,学院安排了督导专家、领导班子、系室主任全覆盖听课,与教师进行一对一的沟通,分享教学经验和技巧,提高在线教学质量,增强了教师授课的责任心。组织对在线学习以及毕业设计情况进行问卷调查,收回问卷超过1300份。统计出不具备网络学习条件的学生13人,并由专业课老师一对一解决落实。经过汇总和分析,形成了《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各年级学生居家网上学习调研报告》和《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关于大四学生居家毕业设计情况的调研报告》帮助老师们及时了解学生对课堂的反馈和问题,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
认真谋划、精心组织,学科科研稳步推进
为了做好疫情期间的科研工作,学院党委充分发挥组织领导作用,建立了“电信学院教师科研交流群”等网络交流平台,积极组织老师们认真学习《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 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等国家关于高校科研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鼓励老师们积极将自己的科研与战“疫”工作相结合,全力为疫情防控提供科技支撑。学院教师党员徐伟同志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勇于担当,义务承担战“疫”物资——“传染病员运送负压隔离舱”控制板生产技术指导工作,为防疫物资紧急生产提供科技协助。
为了做好疫情期间的研究生工作,学院党委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认真谋划、精心组织,高质量地完成了2017级研究生的学位论文答辩、学位授予资格审核、推动研究生就业等工作。
全面覆盖、多措并举,学生工作责任到人
学生工作无小事,学院党委高度重视学生疫情防控工作,第一时间制定《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预案》。迅速成立由学院党委牵头、由分管学生工作副书记担任组长,全体辅导员、班导师、学生干部、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代表为组员的战“疫”应急突击队,落实突击队员215名,按照疫情防控预案要求开展各项工作。
对全院2733名在册学生的所在地信息和健康状况摸清底数,责成专人一对一负责38名湖北籍学生、43名滞留湖北的学生以及25名境外留学生的每日健康报备工作,密切关注学生的健康状况、心理状况和思想状况。
追踪在线教学质量,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建立学籍预警台账,完成学籍预警177人。通过电话、微信的方式逐一为这些学生分析学业情况、帮助制定学习计划、提供学习资料、定期督促学习进度,与学生共情连心渡过学业困境。
针对重点难点课程知识点,依托学院“朋辈帮扶”电激计划,组织优秀学生录制微课视频16期,有效弥补学生课堂的知识体系。开展线上晒笔记、线上集体自习、学习经验分享交流会、读书分享、居家锻炼、居家劳动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多向发力、同频共振,不断提醒督促各级学生居家学习不要掉队。
上下联动、因人施策,就业工作逆势而上
疫情期间,为帮助2020届毕业生稳情绪、稳就业,在学院党委的直接领导下,就业推动工作迅速由线下转移到线上,多措并举,有序开展。
2月21日,邀请中科曙光HRPB线上动员与宣讲;3月1日,邀请就职于国企(央企)、研究院、民企、或考入公务员的毕业生进行经验交流和分享;3月5日,学院常务副院长兼党委副书记牛萍娟教授为毕业生作专题讲座,以坚定毕业生的就业自信心;4月1日-5日,联合电气工程与自动化等五个相关学院举办“五院联合招聘会”,参会企业146家,招聘职位772个,招聘人数4988名,其中,电信学院参与学生100余人,投递简历500余份,部分学生达成签约意向。
4月2日,学院召开2020届毕业生就业推动会,学院全体领导班子成员、就业专项负责老师、毕业班全体班导师、年级辅导员全员参会。
4月3日-8日,学院各学生党支部书记及研究生党员一对一帮助未就业学生修改简历,从而提高学生投递简历的积极性和网投简历的成功率。师生党员参与人数达60人,共修改简历224份。
疫情期间,利用学院“天工大电子通信类就业创业中心”公众号,定期发布教育部、市教委、学校关于疫情期间的各项就业政策,提供就业指导、求职实务、校友经验分享等系列推送,切实为毕业生提供就业服务。截至目前,已发布或转载求职信息60余篇、就业经验分享8篇、考研经验分享6篇、就业政策及就业指导30余篇,累计浏览量达18854次,浏览人数达8556人。
舆论引导、院校联动,全体师生信心倍增
为强化信息联动,加强宣传教育引导,将防疫常识和抗疫要求及时传达到每位师生,学院党委直接部署,发挥学生党支部和团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与学校宣传部、学工部联动,开展系列活动,分享典型工作方法,配合防疫工作安排。期间推出《研究生“毕业季”系列》、《爱国卫生月活动系列》、《辅导员说》等推送、头条展示。
通过学院官网、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为宣传阵地,先后推送《快速反应 全体动员——电信学院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战“疫”情|电信学院成立学生党支部战“疫”突击队》、《千万里,我们牵挂着你|电信学院心系海外学子,同心携手共战“疫”》等新闻近百余篇,做到规范审核、内容详实、篇篇精彩。
以学生党员为领航、以团学骨干为先锋,动员号召全体团员青年到社区报到,鼓励学生参与家乡战“疫”志愿服务工作。目前已向学院报备的学生防控志愿者54人,学院对其中30余名有突出事迹的防控志愿者进行了宣传报道,其中电科1802团支部黄浩恒表现突出,其事迹以《00后大学生志愿者 甘当“疫”线雷锋》为题被《人民日报客户端》、《河南日报客户端》、《网易新闻》、《搜狐新闻》、《百度新闻》、《今日头条》、《凤凰网》等七家媒体平台转载报道,并被共青团信阳市委表彰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优秀青年志愿者”。
疫情还未结束,战斗依旧进行,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党委仍将带领全体党员,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在党旗的引领下,继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战斗中提高站位、勇于担当、强化落实!(审稿: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牛萍娟 编辑:李焕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