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守好思政“云课堂” 打好马院“抗疫战”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马克思主义学院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型冠状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根据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决策和市委、市政府部署,迅速响应、有序安排,全力做好“抗疫”期间的“停课不停学”工作,全力以赴守好思想政治理论课“云课堂”阵地,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和阻击战,奋力拼搏。
一、守土尽责,打好线上教学质量战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2020年的春天变得不同寻常。“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是今天中国最大的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发出自己的声音”。早在抗疫之初、正式开学之前,马克思主义学院就向各门课程、各位教师发出号召,思政课教师要始终站在教育和宣传的第一线,要真正使思政课“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守好“主阵地”、讲好思政课。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教师也以战时状态,积极行动起来、全力上好“抗疫”时期的思政课。
图片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
全员练兵,握好武器
实际上,为适应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新趋势,“网络教学”早已纳入到我校思政课的教学之中。而这次为打赢“抗疫阻击战”、做好“停课不停学”的工作,要求全体教师、全程全环节进行线上教学,还是头一遭。学院在假期中,就开始安排全员网络教学大练兵。通过发送线上教学平台操作指南、收看网络教学技术培训直播、线上集体备课研讨等方式,个人操练、集体组练,尽快使全体教师掌握线上教学技术,提升网络教学技能。强兵利刃在手,才能从容不迫迎接挑战,上好全程线上思政课。
精挑细选,开好慕课
学院以教研室为单位,积极组织任课教师们集体研讨、集体备课,根据本课程特点和网课情况,精挑细选,为学生们选择最优质、最易于接受的网络教学课程资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选择了中国大学慕课平台上武汉大学开设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国家精品课程,以它为源课程建立了自己的SPOC课程。《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选择了泛雅教学平台上优秀慕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课都选择了智慧树上的优秀慕课。考虑到开学初,网络教学可以由于开学高峰等带来的网络卡顿、平台堵塞、功能暂缓等问题,要求老师们同时制定教学预案,建立QQ群、微信群等。一旦教学平台出现问题,及时启动预案,实时在线答疑,耐心指导学生,保证课程教学顺利开展。开课三周以来,网络不畅、平台拥堵等各种问题都发生过,但因为考虑全面、准备充分,保证了整体思政课教学顺畅运行,经受住了考验。
图片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
玩转技术,上好网课
“抗疫阻击战”倒逼思政课教师们学习使用教学“新武器”,老师们在教学中充分发挥积极性,琢磨、试验教学APP的各种互动教学功能,玩转网络技术,“因事而化”,创新了很多新的教学方式。邢靖懿老师用抢答功能让学生回答问题,利用竞争心理激发同学们的兴趣,同学们争先恐后,热闹不已;用“头脑风暴”功能开展辩论,根据学生的辩论不时引出新的问题,使学生们越辩越热烈,下课了也不愿意散去。林颐老师十八般武艺齐上阵,这边先用学习通留思考题,那边开始中国大学慕课上的慕课学习、讨论,课后再用QQ群上传讨论总结。在线上教学中,监控学生端学习状态是个难题。姜莉莉老师创造了“平台大数据+学委+辅导员+个别谈心谈话”的方式:先通过QQ群“签到接龙”或翻转课堂“签到”的方式了解学生们的在线情况,通过智慧树平台大数据了解学生们的学习进度情况,对于学习进度落后和个别缺勤次数多的同学,通过学委了解情况,通过QQ个别聊天、提醒;如果发现某个班在学习积极性不如其他班级时,就与所在班级辅导员及时沟通。老师们的多管齐下、共同发力,保证一个学生也不“掉线”。类似的教学方法创新还有很多,既保证了抗疫当下上出一堂堂“网络好课”,也为学院今后打造教学改革品牌、打造思政“金课”积累了经验、奠定了基础。
图片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
创新方式,做好监控
质量监控是掌握教师教学情况、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全程网络教学如何开展教学督导?学院督导们也是各显其能。有的督导通过加入老师上课的QQ群,检查老师与学生沟通情况;有的督导以学生身份加入老师的中国大学慕课教学班级,了解教师上传资源的情况。学院充分发挥教研室功能,组织教研室主任做好教研室内部督导工作。按照市教育两委、校教务处的要求,学院各教研室、教学办,积极每天做好思政课教学情况日常统计,按照“一日一报”、“当日报送”等办法,及时报送网络教学情况,加强日常网络教学质量监控,发现问题解释沟通解决。“严谨、严格、求实、求是”是我们学校的校训,学院通过“自查+督查”的双向检查行动,将校训精神积极落实到思政教学督导全过程。
二、站好阵地,讲好“抗疫”中国故事
自2月17日开学以来,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们不仅按照原定教学计划、教学日历,以在线教学的形式正式开课,守好“云课堂”。同时,老师们也在自我学习、积极备课、时时更新,结合本课程特点,将此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以来涌现的英雄事迹作为案例引入课堂,讲好“抗疫”的中国故事。
用好“抗疫”大教材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不仅积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打赢疫情阻击战的相关重要讲话,学习党中央关于分析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研究部署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会议精神,还积极收集“抗疫”以来全社会涌现出来的诸多典型人物和典型事迹,实时将其融入教学之中,用好“抗疫”社会大教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黄燕老师在第一周利用直播课堂,从“习近平的抗疫时间”到奋战在抗击疫情一线的院士、医生,再到后方捐资捐物的普通单位和个人,将一个个生动鲜活的案例,融入到原理课绪论关于“马克思主义人民性”的内容,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们真切感受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间的紧密联系。《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赵丽华老师,结合当下“抗疫”的形势,考虑到学生们从网络、生活中已经了解了很多鲜活的英雄人物和英雄事迹,经历了各种情绪体验和思想感悟,布置了“请大家举一个抗疫期间发生的案例,并结合课程内容思考,怎样的人生有意义?”的问题,引导学生们展开讨论,调动了学生们的参与积极性,师生之间引发强烈共鸣。学生们普遍反映,要以抗疫“时代英雄”为榜样,将“小我融入大我”,时刻准备,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研室及时将《求实》杂志发表的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作为阅读材料发给学生,请学生们一起学习,书写学习感想。《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教研室顾洪英和邓鹏老师撰写相关的理论文章,积极在《光明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发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逻辑阐释了“抗疫”、“防疫”行动中的“中国智慧”。
图片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
上好“抗疫”专题课
为加强疫情期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市教育两委组织专家学者专门录制了解读疫情防控的思政专题课《津门千里 齐心抗疫》,我院副院长聂丽琴于2月10日以《坚定信心 齐心抗疫》为题,录制了其中的一节。目前课程已作为天津市大学生必上的抗疫专题课面向学生开课。3月1日,随着抗疫形势的进展,聂丽琴又以《中国力量决胜抗疫阻击战》为题,录制了第二堂抗疫思政专题课,于3月9日通过天津广电网络有线电视、网络广播电视台IPTV、津云APP、北方网四大平台同步上线的《广电云课堂》向全市初三学生开课。抗疫思政专题课结合当前“抗疫”形势,深入阐述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上下齐心协力抗击疫情的中国力量、中国精神、中国担当,对同学们进一步坚定抗疫信心、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传承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发挥了积极作用。
图片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
坚决打赢抗击新冠肺炎阻击战是我们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目标,“停课不停学”是我们作为教育系统一分子的共同心声,守好思想政治教育之土是我们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教师的共同责任。值此“抗疫”特殊阶段,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教师必将在思政课“主阵地”全力以赴,站好岗、守好土,以过硬的思想课教学质量打好马克思主义学院抗疫阻击战。(审稿:马克思主义学院 王丽伟 编辑:李焕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