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爱国主义伟大旗帜在疫情防控中高高飘扬——我校师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课

发布时间:2020-03-10文章来源:党委学工部 谷源浏览次数:129

在举国上下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特殊时刻,教育部社会科学司、人民网联合举办“全国大学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课”。学校党委高度重视,将本次“思政大课”列入疫情防控期间思政课教学的重要内容。党委学生工作部与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动协同、精心安排了全校师生收看工作。3914:3016:00,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干部、马克思主义学院专兼职教师、辅导员、班导师和和全校本科生、研究生在线收看了直播课程。

本次“思政大课”特别邀请艾四林、秦宣、王炳林、冯秀军四位教授,结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四门必修课教学内容,解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疫情防控的决策部署,分析中国抗疫彰显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讲述防疫战疫一线的感人故事,发挥高校思政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作用,引导大学生传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收看结束后,学校师生主动进行了回放和在线讨论,纷纷表示通过这一堂课,成长中有收获,教学中获指导,思维上受启发、思想上受洗礼、灵魂上有启迪,感受到这是一堂主题鲜明、内容丰富、逻辑严谨,贴近师生心声,有政治高度、思想深度、情感温度的高水平思政课,并且在师生中引发了强烈的反响。

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思政课教师聂丽琴说:“专家们的讲课给我们树起了一个榜样。在抗击疫情的人民战争中,我们也要冲在抗疫宣传教育的第一线,讲好中国抗疫故事,驳斥谣言流言,传播正能量,凝聚抗疫精神力量。作为一名思政课老师,要向四位授课专家一样,以深厚的家国情怀、清醒的现实关照、科学的思维方法细心观察、深入思考,用好抗疫社会大教材,上好抗疫思政课,守好立德树人主阵地。”

党委学生工作部陈亚桥老师说:“抗疫不缺席,成长不停歇,爱国主义精神早已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心中,我们要立足于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使爱国主义成为广大学生的坚定信念、精神力量和自觉行动,让爱国主义旗帜高高飘扬。”

校团委郭兵老师说:“这堂生动饱满的思政课带领我们更全方位更深入地认识和理解这场冬尽春来的战‘疫’。中国人民用坚定的信仰和必胜的信心让全世界人民更清晰地看到这就是中国精神,这就是中国力量!”

机械工程学院辅导员吴曼说:“作为辅导员要不忘立德树人的使命,帮助学生进行青春的‘蝶变’,让爱国主义成为青春的主旋律。让我们再一次用青春告白祖国,努力夺取抗‘疫’斗争的最终胜利!”

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刘欣怡说:“中华儿女遭受过非常多的苦难,但是从未被打败过。如今已经到了战‘疫’的决胜时刻,我们每个人都不能放松警惕,要增强忧患意识、强化底线思维,辩证地看待疫情防控期间的各种问题,坚定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必胜信心,奋战到底!”

艺术学院研究生田浩然说:“世上本来就没有什么天生的盖世英雄,是责任和担当让他们破茧成蝶、百炼成钢。作为新时代大学生,我们要在奋斗中谱写青春,担当起时代的使命与责任!练就过硬本领,为将来回报社会、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力量。”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学生黄喆说:“这次疫情虽然带给我们苦痛与磨难,但是也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了‘中国精神’。疫情暴发,有很多年轻的‘抗疫战士’逆行而上,这既是一种精神的传承,也是一代又一代人的担当。每每想到总是泪目不已,我会从自身做起为武汉加油,为祖国加油!”

经济与管理学院学生齐逸群说:“‘曾经是你,今天是我’”在疫情面前,我们同呼吸共命运,一批又一批的青年人冲到了抗击疫情的第一线。我们当代大学生也要学习这种精神,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认真贯彻执行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不获全胜绝不轻言成功!”

少数民族学生阿依妮尕尔说:“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冯秀军老师讲的‘中国青年的责任与担当’,疫情防控是一场没有旁观者的全民战争,需要我们每个人出力!一线的医务工作者在出力,坚守岗位的普通群众在出力,延长假期、配合防治的我们也是在出力!感谢这堂课,让全国的大学生感受到了祖国对我们的期望!让我们一起肩负起中国青年的责任与担当,相信我们会渡过难关!”

咬定青山不放松,不破楼兰终不还。在疫情防控最吃劲的关键时期,这堂生动的思政大课,让师生们倍加坚定信心,勇担时代责任。战疫情、稳发展,群策群力、守望相助,我们在大战中认真践行初心使命,在大考中必将交出合格答卷。(审稿:党委学工部 刘孜勤 编辑:宣传部 石晓霞)


版权所有: 2014 天津工业大学 地址:天津市西青区宾水西道399号 邮编:300387 津ICP备05004363号 津教备01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