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党员自愿捐款 同心助力抗“疫”
近日,我校广大共产党员积极响应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号召,自愿捐款支持疫情防控工作,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学校党委高度重视,制定工作方案。各基层党委、党总支、直属党支部精心组织、有序推进。本次捐款坚持自觉自愿、量力而行原则,坚决防止人员聚集接触,采取微信、支付宝、手机银行等线上形式进行。
响应彰显忠诚,捐款汇聚爱心。校领导、党员领导干部率先垂范、带头捐款,广大共产党员积极响应、踊跃参与。截止3月5日,我校4600余名党员参与此次自愿捐款,累计金额43万余元。与此同时,360余名党员在此前通过红十字会等慈善机构捐款累计15万余元,师生党员还通过捐助手套、口罩、测温仪、深紫外线杀毒宝、无线远程心电监护系统、4G转WIFI发射器、一次性医用床单、食品等支持疫情防控工作,以实际行动体现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与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党有号召,必有行动。全校各级党组织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积极做好引导和服务工作。生命科学学院党总支成立刚半年时间,共有师生党员49人,在党总支的精心组织下,领导干部带头,党员积极参与,仅一天时间,党员捐款参与率就达到100%。前期,生命科学学院党总支还充分发挥学科优势,积极开展科研抗“疫”,参与研发、捐助“杀毒芯”、无线远程心电监护系统等抗“疫”物资,“天津工业大学—胸科医院深呼吸联合实验室DeepinBreath”频频发力。党总支还通过组织全体党员、入党积极分子递交一篇特殊思想汇报,学习抗“疫”党员先进事迹,开展党日活动等,为开展疫情防控工作提供坚强组织保证。机关分党委、材料学院党委、化工学院党委、图书馆党总支在学校组织捐款之前,部分党员师生就主动向党组织交纳特殊党费支持疫情防控工作。
离岗不离党,退休不褪色。离退休党员用实际行动践行共产党员初心和使命,累计捐款6万余元。他们有的身患重病、有的行动不便,都积极参与捐款活动。有的不会使用微信等线上支付工具,就委托家人代为捐款。党员们说,虽然我们年纪大了,上不了前线,也要用自己的微薄之力,做点贡献,一定做好自我防控,决不给国家添麻烦。离休党员鹿中甫同志,97岁高龄,当听说捐款活动时,第一时间向党组织表达捐款意愿,并由其女儿代为捐款1000元。退休党员朱庆芬同志的儿子是天津第五批赴武汉医疗队(支援江岸方舱医院)领队牛远杰,朱老师在学校组织捐款前就已经向和平区红十字会捐款1000元。
经济与管理学院教师党员张少辉同志,家里有老人赡养、春节前家人骨折、孩子还在上大学,此次自愿捐款5000元。当支部书记问他:“你要不要和家里人商量一下再确定捐多少?”张少辉同志说:“不用了,商量过了,家里人都很支持我。”
科技合作与成果管理处副处长、材料学院教师党员张桂芳同志这次捐款3000元,她在朋友圈这样写到:“我作为党员向武汉捐款!从18岁我就离家到武汉,28岁读完硕士回到天津,在武汉有7至8年时间,我是喝长江水度过的青春年少时期。我27岁生病住院,武汉中南医院呼吸科谭医生医好了我的病,所以,武汉是我生命的一部分!”党员们用这种方式践行初心使命,回馈党的培养。
人文学院一位党支部书记,在学校组织捐款活动之前,就以支部全体党员的名义,捐出了自己2019年支部书记绩效1500元,当学院党委和她沟通时,她说:“我作为一名要退休的老教师,就不要报道宣传了,这笔钱是我们支部的集体所得,不是我一个人的努力……这笔钱一定要记在集体名下。”
青春在抗击疫情中闪光,学生党员虽然还没有收入,也都积极自愿捐款。电气学院7个学生党支部,1月31日起在党支部自发组织“援助武汉,奉献爱心”捐款活动,截至2月4日,各支部就通过不同方式向武汉市慈善总会、湖北省慈善总会等捐款共计6186.88元。在本次捐款活动中,7个党支部再次响应号召,再次捐款5460元。化工学院化工研究生党支部和应化专业学生党支部,2月20日主动在支部内发起捐款倡议,支部党员积极参与,共筹集捐款超3000元,该笔捐款用于购置150个KN90医用防毒口罩捐赠给学校支持疫情防控工作。法学院第一研究生党支部党员林琳和其所在家庭,通过韩红基金会向疫区捐款10万元,本次依然积极参加捐款活动。
一些学生党员既参与志愿服务又参与自愿捐款,一些学生党员家庭经济困难,主动拿出部分助学金支持疫情防控。“古碑镇的风雪小将”、电子信息学院学生党员李智说:“我没办法像钟南山院士一样去研究对抗病毒,没办法像那些医护工作者一样去照料病人,也没办法像一线的工作人员一样去保护大家,我所能做得只有这么一点点,以我微薄的力量去帮助他们,希望他们能顺利度过这次疫情!”
我校全体党组织、共产党员将随时响应党中央号召,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模范带头作用,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时刻准备着,贡献力量。(审稿:党委组织部 覃兰静 编辑:宣传部 武冰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