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心抗“疫” 党旗飘扬——数学科学学院奋力推进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为有效做好疫情防控期间学院各项工作,数学科学学院党委迅速响应,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中央重要文件,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和学校防控工作指挥部的部署要求,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学院党委的政治核心作用、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层层推进,把党旗插在校园防控、师生管理、网络教学、科研攻关等工作一线,全力推进疫情防控工作落实落细,保障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提升网络教学科研工作质量,让党旗在抗“疫”战线上高高飘扬。
一、坚持党的领导,科学有序组织疫情防控
自疫情发生以来,学院党委始终将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最重要的政治任务,及时制定《数学科学学院关于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工作方案》,成立数学科学学学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和疫情防控党员突击队,统筹指挥学院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成员靠前指挥,突击队党员身先士卒,各党支部、系部协调有序,学院各项工作秩序井然。
学院党委始终把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通过微信、QQ等线上交流平台加强与在岗教师、学生、退休教师的联系,特别是加强与外地返津和重点地区未返津的师生一对一联系,做好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引导师生科学对待疫情,严格执行日报告、零报告制度,确保信息及时、畅通、准确,用扎扎实实的工作构筑了一道坚固的安全堡垒。
图片来源:数学科学学院
学院党委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抗击疫情线上主题教育活动,如全院师生防控战疫“接力承诺”活动,党支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战“疫”微感悟分享等活动,做好疫情防控期间的思想引领工作。党有号召,团有行动,各级团支部积极组织开展共克时艰,青春战“疫”微团课,学生组织、志愿者组织和班级也通过不同的形式,为武汉加油,为中国加油!
二、做好本科线上教学,确保教学质量和水平不下降
学院在落实好全体师生不提前返校等要求的基础上,组织安排好师生“离校不离教,停课不停学”的线上教学、学习和研究等活动,制定《数学科学学院延期开学期间本科教学工作方案》,切实做好教师和学生之间沟通的桥梁,传达教师教育教学要求,反馈学生学习发展诉求,推动落实学校“停课不停学,学习不延期”的相关教学工作要求。
图片来源:数学科学学院
数学科学学院承担着全校数学类公共基础课的教学任务,本学期开设27门课程,涉及任课教师398人次,上课学生39764人次,教学任务艰巨。教学无小事,为了确保新学期网络教学工作保质保量进行,学院领导和各系、教研室主要负责同志提高政治站位,分工合作,多次就教学工作方案及具体细节召开视频会议和线上研究讨论,各教研室、课程组也纷纷开展讨论和网络视频会议,老师们制作了多个针对各教学平台的实用“教学指南”、“使用攻略”和“操作指南”。同时多个教学团队准备了在网络拥堵情况下的B站直播教学备用方案。各项方案齐头并举,努力确保战“疫”期间在线学习与线下课堂教学效果。开学两周以来,老师们认真授课,耐心答疑解惑,用心批改每份作业,鼓励同学们积极创新做题方法。有的网络课程气氛热烈,受到学生的追捧,如本学期开设的全校数学建模选修课以直播的形式进行,同时在线听课人数近2000人,学生们学习积极性很高,授课结束后仍和老师在QQ上继续讨论很长时间。直播授课教师汪晓银激动地说:“如果学生愿意学,作为老师,付出再多,也是值得的。”汪老师的话语虽朴实,却展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教师的本色。为做好教学监督保障,学院自第二周开始开展在线教学检查工作,学院领导班子、系主任、学院督导组成检查组,每天通过QQ、微信群进入课堂对在线教学进行检查,坚持严格有效的质量监管,规范在线教学过程,保证教学质量。
三、更新交流模式,确保科研和人才培养不掉队
结合学院科研、学科和研究生工作的实际,学院提出了若干举措,切实保障疫情期间科研和研究生教育教学工作正常有序开展。
图片来源:数学科学学院
积极引导从事科研工作的教师和研究生居家开展科研活动和课题指导,鼓励开展线上学术研讨和交流。截止目前,数学科学学院利用QQ分屏、网络直播、微信平台等多种方式开展国家基金申报答疑、交流和指导活动;建立“新型冠状病毒研究群”,利用腾讯会议开展学术研讨,组织学生和教师搜集、分析疫情数据,开展科研活动。鼓励教师围绕疫情防控开展应用数学的研究和项目申报工作,为疫情防控做好科技支撑。为保障在疫情防控期间做好科研管理和服务工作,学院与上级各部门保持密切联系,时刻关注工作动态,及时制定了《数学科学学院延期开学期间研究生教育工作方案》、《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预案》,及时组织开展各类基金、项目、科技奖励、研究生复试和“十四五”规划平台申报等工作,每天接待大量的招生咨询电话。
由于研究生课程的专业化和个性化,这次疫情的线上教学,对老师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老师们积极调整教学方案,学习使用平台,开展研讨式、启发式、问题导向式等多种方式的线上教学模式,采用线上指导、答疑解惑,保障了新学期研究生课程教学的正常进行。
四、实施线上关爱行动,确保教育服务不掉线
因为疫情影响,各项工作难以做到面对面开展,学院党委充分发挥网络媒体作用,积极开展线上抗“疫”防疫工作。依托学院微信公众号“决胜千理”推出抗“疫”系列推文,做好学生思想引领,引导学生科学防控,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号召学生听党话、跟党走,同心抗“疫”。
图片来源:数学科学学院
学院党委积极开展“战‘疫’·停课不停学”系列活动,在全面摸排,掌握学生动态的基础上,班导师召开“战‘疫’云班会”引导学生做好个人规划。对摸排中发现的受疫情影响严重、学习困难的学生提供学习指导,针对心理异常的学生,加强心理疏导,并和其家人保持密切联系和沟通。同时依托学生党员、积极分子开展战“疫”云帮扶、战“疫”我的读书计划、战“疫”我的学习笔记、我和家人的战“疫”故事等一系列活动,丰富学生学习生活,做到居家期间学习有成效,精神有收获。
五、树立身边先进典型,凝聚抗“疫”大合力
防控疫情期间,学院全体师生众志成城,万众一心,涌现了大量的先进模范,综合管理办公室主任余欣老师作为湖北临时党支部书记,冲锋在前,逆风飞扬;学生党员张萌、杨克帅、杨寒梅、张豪冰等同志积极参与当地疫情防治宣传工作;入党积极分子银紫君、陈永山、杨振轩等同学也投身于社区的疫情防控工作中;梅易航同学在目睹家里三位白衣天使迎难而上的大无畏行动后,毅然穿上厚重的防护服,背上沉重的工具箱,负责起了医院家属区的消毒工作,并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疫情无情,人间有爱。在自愿捐款支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学院师生党员、民主党派教师、群众们更是自愿通过多种途径捐献了善款,奉献了爱心。全院师生党员积极投身于学校组织的捐款活动中,汪晓银老师通过大学校友群向襄樊南漳人民医院捐款1000元用于购买防护服;常浩老师通过华中科技大学天津校友会向武汉华科协和医院捐款500元;入党积极分子于雅凝同学将新发的一等奖学金1600元全额捐给疫情防控工作;银紫君同学捐款更是高达2020元。民主党派教师也积极行动,翟延慧老师向天津市红十字会和湖北省慈善总会共捐款1050元。涓滴小流,汇成大海,成为我们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重要力量。
越是在艰难的时候,越是能涌现出向上的力量,有感于这些向上的力量,学院党委依托学院LED电子屏、门户网站、“决胜千理”微信公众平台等线上媒体做好防控工作推进和先进事迹的报道宣传工作,如开辟专栏“战‘疫’日志”,讲述志愿者在一线的故事,鼓励党员团员去社区(村)报到,协助社区做好一线抗“疫”工作;开展“疫中情话——说出中国人的精气神”活动,加强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筑牢师生战胜疫情的坚定信心。
疫情虽未结束,师生虽未返校,但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在学校党委的全面指挥下,数学科学学院师生将以时不我待的决心和自觉,全面推动学院各项工作有序开展,与全国人民一道努力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惟愿疫情过后,盛世山河,春暖花开。(审稿:数学科学学院 王丽清 编辑:宣传部 柳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