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抗疫情,爱国力行,少数民族预科班开启云端新学期!

发布时间:2020-03-04文章来源:学工部 谷源 伊帕尔古丽浏览次数:138

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我们每个人都被卷入到了一场特殊的战役当中。来自新疆、内蒙古等地的少数民族预科班学生在学校的科学部署下,“停课不停学,学习不延期”,以饱满的斗志和昂扬的姿态开启新学期!

云升旗,共抒爱国情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让我们蓄势待发,同心战‘疫’,以埋头苦读的决心和斗志,共同期待疫情被战胜返校的那一天!”预科班蒙古族的李明珂同学在国旗下坚定地向大家发出倡议。

“这是我经历的一次最特殊的升旗仪式,虽然在新疆,天还没亮,大家各在远方,但是却感受到我们的心紧紧挨在一起”,“看着国旗冉冉升起,我想没有哪一刻会有现在这么渴望可以回到学校真正的参加一场升旗仪式。虽然开学延迟了,但我们对祖国的爱,不会延迟,我爱你中国!”维吾尔族的米斯让·阿力木说道。



图片来源:学工部


为了引领师生共抒爱国情怀,共话使命担当,树立新学期的目标,2278:20,在预科班辅导员的组织下,全体师生在屏幕前“隔空集合”,举行了‘疫’场特别而庄严的升旗仪式。在仪式上,预科班师生全体起立,面向国旗,行注目礼,高唱国歌,学生代表,高年级学生党员代表,辅导员分别在国旗下进行发言。

虽然身边一个同学也没有,只有一台手机或是一台电脑,甚至对于新疆的学生来说,由于时差关系,当地天还没亮,但随着国歌响起时,依然饱含深情地随着国旗升起而心潮澎湃,共同宣示了践行家国情怀,增强定力勇气,夯实学习基础的决心!

云课堂,师生同发力

“第一次以这种方式上课,感觉比较新颖,直播课程可以回放,课后可以反复听讲”,“虽然不能面对面交流,但老师非常热情,通过应用多种多媒体手段帮助我们学习新的知识,有时候课堂活跃度甚至超过了线下教学”,“感谢老师们精心的备课和辛苦的付出,期待着开学之后的重逢!”预科班的同学们说道。

停课不停教,防疫教学两不误。担任预科班教学任务的教师们提前谋划,及时应对,以生为本,制定了符合预科班学生的线上教学计划,不断坚持完善教学设计,合理利用各网络平台资源,形成网络教学矩阵,结合当前战“疫”形势,在课堂中融入“思政”元素,在线教学效果赢得了学生们的好评,教学运行顺利进行。

云班会,同心聚合力

在班级的QQ群里,煞是热闹,不断有同学进入网络直播间,大家通过屏幕互相打着招呼。同学们好!”“老师好!上午10点,主题班会正式开始。屏幕一端是预科班的辅导员谷源和伊帕尔古丽,另一端是在新疆、内蒙古等地的50名少数民族学生。此时,他们要通过网络直播,共同上一堂特殊的班会课



图片来源:学工部


“谈爱国”、“谈防疫”、“谈成绩”,“云”唱红歌,“云”说视频,“云”送祝福……云班会上,同学们自发组织以各种形式传达对一线医护人员的祝福和战必胜的信心,总结上学期的成绩,为新学期的学习和生活明确方向。



图片来源:学工部


本次线上主题班会充分发挥线上实时互动的优势,跨越空间障碍,利用“云”技术,实现“云”沟通,不仅拉近了居家学生与学校的距离,疏导了心理压力,也让广大学子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和认识,加强了学生的自我教育。

云家访,家校不相离

隔屏不隔爱。“非常”的假期格外的长,为了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状态,加强家校联系,预科班辅导员通过网络语音、网络交流等方式开启“云家访”。

辅导员伊帕尔古丽说:“通过家访,老师可以分享着同学们的假期成长点滴,同时也可以与家长一起为学生制定新学期的学习方案,督促同学们在假期中养成规律的作息时间,根据学校的安排及时预习、听课和复习。”

离开了熟悉的课堂环境,手机微信顿时成为了家校沟通的即时“家访窗口”。通过“云端”的联系,使“特殊时期”的家校得以加强。

菲罗娜·马尔旦的妈妈说:“感谢学校老师时刻惦记着孩子,让我们可以掌握孩子的学习和生活状态,正是学校和老师们的关心,才让我们感到放心!”家访结束后,家长们也纷纷表示,学校在云上,联结在心理。

相隔千里心不离。预科班辅导员谷源说:受疫情影响,虽然延期了开学,但是我们要为学生学习创造各种可能,用‘屏对屏’实现与学生‘心连心’,为战胜疫情竭尽所能,与学生、家长携手并肩,共克时艰。(审稿:学工部 刘孜勤 编辑:宣传部 黄黎辉)


版权所有: 2014 天津工业大学 地址:天津市西青区宾水西道399号 邮编:300387 津ICP备05004363号 津教备01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