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学生赴实践基地开展实践创新教学

发布时间:2018-12-03文章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 邓鹏、徐保军浏览次数:507

近日,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多个实践基地挂牌并同时实践基地里成功为学生上了实践创新课。

11月19日下午,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健华、邓鹏老师带领我校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的41名大二学生,赴天同集团参加了共建实践基地协议签订暨揭牌仪式。仪式结束后,学生们集体参观了天同集团的中华孝道传承馆,并被分成了7个小组与天同集团医养院的老爷爷、老奶奶进行了做手工、做烘焙、练习书法、打台球、打乒乓球等互动活动。在互动活动中,老人们勉励同学们要好好好学习,做有用之才;学生们学到了很多生活知识,也体现出了对老爷爷、老奶奶尊敬和孝道,气氛非常热烈。



图片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


在实践教学的课堂交流和总结环节上,天同集团党委书记张凤香为同学介绍了天同集团在健康素养、医养结合方面的优势和特色,并希望同学们要常怀爱老之情、常扬敬老之徳,常兴助老之风,常办利老之事。两名学生代表谈了参加此次活动体会。邓鹏老师要求各位同学要以此次社会实践活动为契机,更加自觉传承好孝道文化,更加孝敬父母和长辈,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努力学好专业知识,积极为社会建设发挥大学生应有的作用。

11月30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徐保军、张霞老师带领我校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的、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共84名大二学生,到天津宝坻人民法院进行社会实践。



图片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

天津宝坻人民法院王文海厅长和裴悦杰法官带领部分工作人员,给予热情接待和细致安排。师生旁听了裴悦杰法官审理《普凡英起诉马秋成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观看整个民事诉讼庭审流程:开庭、法庭调查、法庭辩论、法庭调解、当事人最后陈诉、宣判这六个阶段。师生们真切地感受到庭审的庄严和神圣,感受到整个庭审过程中的每个环节给予原告被告双方当事人以充分的机会陈诉自己的观点和理由,以保证诉讼过程中的公平正义。徐保军老师结合教材《全面依法治国》专题,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发展历程、目标和任务等内容,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目的就是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社会实践结束后,裴悦杰法官与同学们互动交流。裴悦杰法官是我校人文与法学院2001级学生,庭审结束后,以学长的身份,连续提出七个问题与学弟学妹们互动交流,激发同学们思考人生规划、珍惜大学时光、毕业后投身于社会建设。

在社会实践总结环节,徐保军老师向宝坻法院提供的帮助表达真诚的感谢。两名学生代表谈了参加此次活动的体会。徐保军老师要求同学们要以此次社会实践活动为契机,做到“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积极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挥应有的作用。

据悉,本学年马克思主义学院着力建设“行走的课堂”之实践创新课,组织师生一起走进社会,一起看,听,说,做,感,悟,在实践中深化理论理解,升华感情信仰。近期两次成功的实践创新课,为实践创新课改革积累了经验,促进推动课程改革顺利进行。(审稿:马克思主义学院 聂丽琴 编辑:宣传部 杨超杰)


版权所有: 2014 天津工业大学 地址:天津市西青区宾水西道399号 邮编:300387 津ICP备05004363号 津教备01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