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报》第06版以《献血献爱心 我们有担当》对我校做了报道

发布时间:2018-11-18文章来源:浏览次数:1236

2018年11月18日,《今晚报》第06版以《献血献爱心 我们有担当》对我校做了报道,现节选如下,以飨读者。


献血献爱心我们有担当(节选)

“90后”“00后”在一些人的印象中似乎总是欠缺些责任感,但实际上他们在用行动证明着“我们的肩膀可以担当,我们是有社会责任感的年轻人。”目前,“90后”“00后”正在成为献血和捐赠造血干细胞志愿者中的主力军。

日前,天津工业大学造血干细胞采集入库活动在艺缘礼堂如期举行,学生们踊跃参加,场面异常火爆。据不完全统计,自2015年至2017年,天津工业大学已有2486名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录入中华血库。随着“90后”大学生逐渐成熟,今年1月至10月,本市在街头采血车参加自愿无偿献血的大学生达20884人,占街头献血人群的19.79%;参加团体捐献机采血小板的大学生5599人,占这类献血人群的22.33%。

我从捐赠干细胞中体会到爱心

天津工业大学姜雨辰

来自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的大一学生姜雨辰是天津工业大学造血干细胞采集入库活动的捐献者和志愿者。“习近平主席说过青年人要奉献爱心,做一个有志青年。我从这个活动中体会到什么是爱心”。

在活动宣传过程中姜雨辰遇到很多令她感动的事。“有一次去陌生宿舍做宣传,本来心里特别忐忑,害怕那个宿舍同学不支持活动。然而我进门后只说了一两句采集活动,具体还没怎么介绍呢,一个女孩就特别热情地问我,‘是做好事吗?’我说:‘是的,采集血样送去配型,以后有可能会救一个人的生命。’还没等我说完,她们没有一点犹豫立刻跟我说:‘快,把登记表拿来吧,我们要登记。’当我激动万分地递上第一份登记表并对她们表示感谢时,她们却说:‘不用谢!做好事是应该的!’这件事情给我印象特别深刻,也特别感动。”姜雨辰表示,虽然捐赠干细胞和真正的献血有一点不一样,它的采血量很少,但这件事让我肩负了重大使命,如果有一天真的配型成功,我有幸可以捐献造血干细胞来救助一个生命垂危的人,这是一件令我骄傲一辈子的事。

  

今年不能献明年我还来

天津工业大学刘岩松

刘岩松是今年刚刚考入天津工业大学的学生,还是大一新生的他说:“入学后我加入了学校红十字会,也因此有机会参与了此次造血干细胞采集入库活动,作为志愿者,感触颇深,因为同学们踊跃献爱心的行为感染了我。在宣传期间,很多同学都表示这是一件好事,可以奉献自己的爱心,除了自己踊跃参与还带动身边的人一起共同参与,希望在未来有机会帮助到别人。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有很多和我一样未满18岁不能参与此次献血的同学纷纷表示,‘虽然这次不够献血年龄,但我们明年还会再来。只要这个活动还在,我们就会义无反顾地献出自己的爱心。’”

采访中,刘岩松一直说,这是一件特别有意义的事情,他多次强调这件事非常有意义。这个即将成年的小伙子说,帮助别人是希望越来越多的人能够加入这一行列,为血液病患者提供生的希望,为社会、为他人贡献我们的青春力量。



版权所有: 2014 天津工业大学 地址:天津市西青区宾水西道399号 邮编:300387 津ICP备05004363号 津教备01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