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日报》第09版发表了我校党委常委、宣传部长王军杰的理论文章《担当作为重在成事》

发布时间:2018-10-29文章来源:浏览次数:867

2018年10月29日,《天津日报》第09版发表了我校党委常委、宣传部长王军杰的理论文章《担当作为重在成事》,现将全文转发如下,以飨读者。


担当作为重在成事

王军杰

今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意见,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天津市也出台方案,深入开展不作为不担当问题专项治理三年行动,以疾风厉势治庸治懒治无为。中央和市委的文件目标是完全一致的,就是要激励干部担当作为。担当作为的要求和表现是多方面的,而把事情做成即成事,是担当作为的基本要求和最主要表现。

担当作为可以表现为坚持原则、认真负责,可以表现为面对大是大非敢于亮剑,可以是面对复杂局面迎难而上,可以是面对危机挺身而出,可以是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等等。担当作为,表态是重要的,过程是重要的,而结果尤为重要,那就是要把事情干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干部干部,干是当头的,既要想干愿干积极干,又要能干会干善于干。”这质朴的话语讲清了干部担当作为的根本要求和过程方法。

成事首先要有干事的动机,就是主观上要想干事,“想干愿干积极干”。这就要解决理想信念、政治意识等思想观念层面的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也是保持党的团结统一的思想基础。”这种远大理想和共同理想,是支撑中国共产党人近百年不懈奋斗的精神支柱,让奋斗精神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最重要品质之一,这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干成一件件改天换地大事的最重要基因。党的品质是由一个个党员组成的,党的这种基因无疑会表现在共产党员个体身上,绝大多数党员干部是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但也不可否认,有相当一批党员,这种干事创业、担当作为的意愿并不强烈,得过且过混日子的思想还大有市场。这就需要加强学习特别是政治学习,通过学习树立强烈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树立强烈的宗旨意识,形成为人民服务的强烈意愿和坚定信念。如果精神懈怠,或把个人利益、个人得失放在首位,就容易缩头缩脚,就会倾向投机取巧,就不会从内心里产生强烈的想干事的动机,就谈不上成事的结局。

成事要有干事的能力和技巧,这就要求会干事、能干事,就是要“善于作为”“能干会干善于干”。新时期党面临四大考验,需要我们去解决去面对;新时期党内存在四大危险,需要我们去克服去防止。要干事,就会面临“能力不足的危险”,这也是每一个党员干部面临的实际情况。能力不足可能是个人意志不坚强,也可能是知识储备不足,也可能是判断和分析问题能力不足,也可能是沟通协调能力不足,也可能是形势发展太快适应不过来。不论任何原因,都需要去提高能力,也就是形成干事的能力和技巧,就需要“全面增强执政本领”。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们党既要政治过硬,也要本领高强。”这里的本领高强,就是干事成事的能力,就是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全面增强执政本领”的八个方面本领中,第一位的就是“要增强学习本领,在全党营造关于学习、勇于实践的浓厚氛围,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推动建设学习大国”。解决能力不足的问题,形成高超的驾驭局面、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首先就是要学习,特别是要在干中学、学中干,在边学边干中“弥补知识弱项、能力短板、经验盲区”。

要干成事还要不出事,不能干砸事。干成事是不容易的,经常干成事而不出事儿,更是难能可贵。40年来改革开放的滚滚大潮中,党带领人民干成了一件件惊天动地的大事,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和城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不可否认,我们也可以看到,由于经验和管理等种种原因,一些干部栽倒了,很多事儿也干砸了。这就表明,一方面事儿要干好,一方面干部也要经得住考验。一件事儿干成了,代价或者成本过大,这就不是理想的成事结局。事儿本身干得不错,但干部因缺乏定力把握不住自己而栽在事儿上了,这也不是好的成事。现实中还有很多人“成事不足、败事有余”,那就更不足论了。干成事、把事儿干漂亮又不出事,确实是考验干部能力、衡量干事成效的标尺。

想干事会干事还能不出事,这就离成事的目标不远了。以为人民负责、为党担当、为岗位职责担当的精神干事谋事,以高强的本领和殚精竭虑、夙夜在公的精神干事谋事,以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的态度干事谋事,增强政治定力、纪律定力、道德定力、拒腐定力,就为干成事打下牢固的根基。干成一件事,除了我们自身的态度、素质、能力、投入、毅力等主观因素,客观条件是非常重要的。在干成一件事的过程中,客观条件虽然是一种外在的存在,而这种客观性并不是绝对的,是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在主观努力下进行转化的。如何攻坚克难,化不利条件为有利条件,特别是如何搞好各种资源的调动、相关方利益和关系的协调、组织,就特别重要了。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并充分利用和调动客观条件,处理好方方面面的关系,就必定能干成一件件看似难以干成的事。“在其位、谋其政、干其事、求其效”,求其效是最终的落脚点,就是把事情干成干好,达到良好的效果。

忠诚干净担当,是新时期党的好干部的标准。而要让党员干部做到忠诚干净担当,用人导向用人政策是决定性的。新时期一系列干部政策正是体现和落实这样的用人导向。《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明确要鲜明树立重实干重实绩的用人导向,要坚持有为才有位,突出实践实干实效,让那些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有机会有舞台。保护和放手使用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这样的导向树立起来,必然会激励更多的干部谋事干事干成事,中国梦的进程才会更加顺畅。

(作者单位: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天津工业大学基地)

  



版权所有: 2014 天津工业大学 地址:天津市西青区宾水西道399号 邮编:300387 津ICP备05004363号 津教备01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