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人民广播电台·经济广播》以《三地工业大学携手成立“京津冀协同创新联盟” 服务三地经济转型升级》为题对我校做了报道

发布时间:2015-07-20文章来源:浏览次数:681

2015年7月20日,《天津人民广播电台·经济广播》以《三地工业大学携手成立“京津冀协同创新联盟” 服务三地经济转型升级》为题对我校做了报道,现将全文转发如下,以飨读者。

三地工业大学携手成立“京津冀协同创新联盟” 服务三地经济转型升级

主持人:为提升京津冀高等教育服务区域协同发展的能力,北京工业大学、天津工业大学、河北工业大学在今年6月14号共同成立了“京津冀协同创新联盟”。未来,三所学校将依托这一联盟的平台效应,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在人才培养、学校发展、教师交流、成果转化等方面深度合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作出贡献。来听记者田晓曦的报道。

【录音:现场介绍的声音……压混】

虽然本市各大高校已经进入暑假,但是昨天河北工业大学的工业技术研究院却十分热闹,每个实验室中都有科研技术人员进行着实验。在上个月,京津冀三地的工业大学携手成立“京津冀协同创新联盟”,不但将在学校发展,人才培养,教师交流上互通有无,而且还签订了“协同创新中心”合作意向。三所学校将分别依托自己的学科优势成立京津冀的“交通”、“环境污染控制”、“智能装备技术与系统”协同创新中心。河北工业大学将承担智能装备方面的研究工作,河工大副校长殷福星最近都在实验中思索着如何将智能装备的研究进一步落实。他告诉记者,研究的第一触点可能选定在河北省保定。

【录音:现在做一些策划工作,智能装备制造这块完全是产业化的东西,我们第一步先把触点放在保定,河北省白洋淀有个科技城的规划,辐射作用以保定为主往南往东对河北的意义还是很大的。我们的设想建一个河北工业大学工业技术研究院保定分院,这样我们在天津有一个智能装备的协同中心的情况下,在河北找到一个落脚点,下一步邢台、邯郸这么一个思路。】

高等教育的合作发展是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组成和关键切入点,面对新形势、新要求,京津冀区域高等院校迫切需要思考和研究如何加强彼此间协同发展。北京工业大学、天津工业大学、河北工业大学这三所大学分别隶属京津冀三地,也都是综合性工科大学,在办学定位、办学目标、学科设置等方面既有相似之处,又有各自独特的优势。从今年4月份开始,三校频繁开展调研互访,就深化三校战略合作、共建创新联盟事宜进行深入交流。殷福星说:这次合作是必然的。

【录音:在工科很多学科上还是很有实力的,但是这种集团实力差,对工大来讲创新团队的力量很强,但是所做的一些科研工作,服务社会的工作还太小,我们学校能力不够的情况下就需要外援,符合咱们京津冀国家战略来讲就需要一个联盟、协同,团队本身就能承担很多的服务产业、服务行业的能力。】

天津工业大学校长杨庆新表示,三校合作成立联盟就是要进一步拓展校际间的合作内容和领域,整合资源,创新体制机制,发挥三校在工业人才培养中的优势,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人才智力支撑和动力。

下一步,天津工业大学将围绕“环境污染控制”这一课题组织三校专家、科研力量进行研发。杨庆新告诉记者,协同创新中心没有建立之前,想做某项科研项目时,人才、资源的协调和寻找都是很困难的,现在三个学校在一个大的框架内进行协调,都有了责任和义务去互相配合。杨庆新说:

【录音:我们在水处理这方面比较有优势,再加上空气的治理,三个学校联合起来,我们把这个中心要做实,北京工业大学关于汽车尾气排放的有治理的方法和措施,河北工大也有这方面的专业,专家互聘都参加到一个中心里面来,在我们平台的使用方面都是互相打通的,大家都有责任和义务来做这件事。】

作为交通学科领军高校的北京工业大学,也将为三地的交通做出相应的贡献。北工大党委书记郑吉春表示,三校战略合作更多的是要解决在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同时如何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造福地方百姓的问题,三校要将“京津冀协同创新联盟”真正打造为激发创新活力、孕育创新成果、转化创新价值的实体。 这次“京津冀协同创新联盟”的成立,拉开了京津冀区域高等教育协同发展的序幕。未来,将有更多的三地高校组成联盟,进一步拓展校际间的合作内容和领域,加强合作广度和深度,持续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注入强大活力,共同构建区域合作与发展新格局。

版权所有: 2014 天津工业大学 地址:天津市西青区宾水西道399号 邮编:300387 津ICP备05004363号 津教备01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