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名学生党员,24小时,20000余字——人文学子用专业知识助力学校抗“疫”

发布时间:2020-02-21文章来源:人文学院 刘陈 潘盼 程衍泽浏览次数:316

为加强新冠肺炎防疫相关知识宣传,学校教务处从超星安全教育中心引入了《新型冠状病毒防疫安全公益课》,为满足我校留学生对此课程的需求,学校急需将课程翻译成英文,人文学院9名学生党员毅然接受了这项工作,20000余字的资料,24小时完成,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员的使命担当。

发挥专业优势担起重任

60余章节课程的翻译工作需要在一天之内完成,并且要求中英文课程同步上线。组织召唤就是命令,听到这一消息,人文学院英语日语第一党支部的学生党员们纷纷主动报名,保证一定按时保质完成此项任务。接到任务后,来自英语1601班和1602班的8名大四党员以及1名大三党员成立了“《新型冠状病毒防疫安全公益课》翻译工作组”,大家迅速了解工作内容,明确任务分工,强调工作标准,力求译文“信、达、雅”。

哪里都是战场

来自英语1601班的程衍泽承担了视频字幕翻译任务。60多个视频,最长的10分钟以上,最短的也有1分钟。听译、编辑字幕、压制视频,从接到任务的那一刻起,他便开始了24小时不眠不休的奋战历程。任务完成后,他在日记中写到:“现实的荒芜与家国的美丽,挡在二者中间,一个人可以多么渺小,又可以多么伟大?国士无双,共赴国难。虽然我没有能力共赴国难,但也希望能发挥专长,为武汉、为祖国尽绵薄之力。虽然只能伏案桌前,但是无数人的信念汇在一起,就是对奋战在一线的人们最好的致敬,向他们传达着一个信念:放心向前走,后面有我们。”

其余8名党员则担负起了所有的文字和图片翻译任务。一天的时间,20000余字的文案,大家分工合作,两两一组,互相校对,力保高效高质量完成任务。战“疫”当头,大家真切地感受到何“废寝忘食”,也深刻感受到只要团结一心,没有什么是完不成的。从接到翻译任务的那一刻,大家就开始了各自的翻译工作,从专业名词的确定到语句之间的衔接通顺,再到整个翻译文件的整合,每名党员都尽己所能,沟通互助,最终,在强烈爱国精神支撑下,所有人齐心协力,翻译工作顺利完成,《新型冠状病毒防疫安全公益课》中英文版同步上线。

翻译组成员、英语1602班李健楠表示,在疫情期间,看到医护人员勇敢地奔赴一线,看到那么多工人昼夜不停地建设医院,我深受感动,作为一名英语专业的学生,我也想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很荣幸能够参与这次翻译工作,帮助更多留学生和国际友人认识新型冠状病毒,了解防护知识。我相信在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会在这场“战”中取得胜利!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翻译组成员英语1602班曾琦表示,新冠肺炎疫情深受全国人民关注,牵动着每一个国人的心,我也不例外。除了给武汉地区捐款,我能做的就是乖乖待在家里,少出门,勤洗手。所以这次为国际教育学院翻译超星学习资料,我用到了专业知识,感觉也算是为这次疫情做了贡献。

面对疫情,我们从不是旁观者,更不是局外人,越是关键时刻,越能检验一名党员的初心。人文学院英语日语第一党支部的学生党员用行动、坚持和毅力有力诠释了党员的使命担当。

英语日语第一党支部的学生党员只是人文学院全体学生党员的缩影,面对疫情,每一名学生党员牢记责任担当,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不断推向深入。防控疫情,保质保量完成学习任务是担当;不信谣、不传谣是担当;积极落实防控要求是担当;向身边人宣讲科普知识也是担当。人文学院学生党员与每一在平凡岗位上依然继续奋斗的人们同心同向同行,凝心聚力,携手静待春暖花开。(审稿:人文学院 楼稚明 编辑:宣传部 柳婷)


版权所有: 2014 天津工业大学 地址:天津市西青区宾水西道399号 邮编:300387 津ICP备05004363号 津教备01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