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忘初心谋发展 凝心聚力上水平(李津)
2018年是天津工业大学发展史上重要的一年,也是人文学院共谋发展的开局之年。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全国教育大会、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在学校发展的关键时期、人文学院初创之际,以此教育思想大讨论为契机,更新观念、凝聚共识,明晰思路,深化改革、制定措施、破解难题,明确定位,形成新理念、新目标、新思路,新战略、新举措,全面提升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下面就参加教育思想大讨论,谈谈自己的收获和工作思路。
一、明确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
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办学的方向问题,高校必须扎根中国大地,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结合新时代、新要求,把教书和育人统一起来,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着力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二、明确教育思想大讨论的实质内涵
没有先进的教育思想,就不可能建立现代化的高等教育,一所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的目标、教学模式、校园文化等教育思想体系的建设,需要历史的积淀、理性的思考,也需要不断探索不断创新和实践。开展教育思想大讨论,正是高校教育思想建设的重要环节,实质内涵是要尊重教育教学的规律和人才成长的规律,在教育理念、办学定位、教学模式等方面凝聚思想、达成共识,并把思想、理念变成行动和方案、形成制度和措施,真正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
三、明确人文学院的办学定位与发展思路
人文学院是学校新组建的、支撑多科性高水平工业大学建设的学院。在建设初期,理清思路,找准目标,明确人文学院的办学定位与发展思路尤为重要。在教育思想大讨论中,努力把握高等教育的基本规律和发展实际,立足新时代学校改革发展面临的形势、任务和要求,通过广泛调研、充分讨论、分析凝练,初步形成了人文学院办学定位与发展思路。
办学定位:根据学校办学定位,跟踪学科发展,支撑学校“双一流”建设,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注重内涵、强化特色、提高质量、做精文科”为原则,依托工大特色、打造精品文科、服务一流学科、提升育人质量、注重以文化人、做好通识教育,培养具有国际视野、人文情怀、专业素养、应用技能的复合应用型人才。立足天津,辐射全国,建成国内同类院校中具有鲜明特色的人文学院。
发展思路:围绕社会需求,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学科建设为引领,以专业建设为平台,以课程体系建设为重点,以强化实践能力培养为支撑,以师资队伍建设和机制建设为保障,积极推行“分层次、个性化、厚基础、重实践、开放式”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和完善的以外语类、传媒类专业建设为体、以公共外语类课程和人文素质类全校任选课程为两翼的“一体两翼”人才培养体系。对接国家人文社科专业认证和国家标准要求,深化教学改革,扎实推进“新文科”建设,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