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抓人工智能发展新机遇 开启一流学科腾飞新征程(宋丽梅)

发布时间:2018-12-29文章来源:人工智能学院副院长 宋丽梅浏览次数:1540

一、新时代、新使命、新征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个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这也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进入新时代,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人工智能正是在新时代条件下出现的新机遇,带给我们的新使命,并使得我们每个工大人踏上了新征程。作为一名高等学校的知识分子,我们不但要有过硬的科学能力,更要有浓厚的家国情怀和担当精神,我们要“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国务院于2017年7月8日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人工智能成为国际竞争的新焦点、经济发展的新引擎、社会建设的新机遇。2018年4月2日,教育部印发了《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计划》提出,到2030年,高校成为建设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创新中心的核心力量和引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人才高地,为我国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提供科技支撑和人才保障。2018年10月22日,天津市人民政府印发了天津市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加快智能运载工具、智能安防、智能机器人等硬件产品开发和产业化,拓展产业规模。2018年10月31日,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加强领导做好规划明确任务夯实基础,推动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健康发展。习近平强调,人工智能是引领这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具有溢出带动性很强的“头雁”效应。加快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是我们赢得全球科技竞争主动权的重要战略抓手,是推动我国科技跨越发展、产业优化升级、生产力整体跃升的重要战略资源。从国家和天津市出台的一系列政策可以看出,“人工智能”已经发展为国家战略。在中美贸易战中,人工智能正在从美国引领的探索时代转变到中国拥有重大优势的落地应用时代。我校成立人工智能学院,正是顺应时代发展趋势、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的举措之一。

为了推动人工智能学院的发展,我们必须做好顶层设计,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同时,这也是教育系统要解决的根本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把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贯彻好、落实好。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伟大奋斗之中。

二、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万里长征,我们已经迈出了第一步,但是如何能突破发展道路上的重重困难,是我们必须冷静思索的问题。人工智能学院面临新专业申请、新学科申请、新团队申请、新平台申请等多个方面的建设任务,但我们也面临很多的困难,场地有限、人员交叉、资金短缺等困难。困难与希望同在,机遇和挑战并存,人工智能学院的教师更需要凝心聚力、共图发展。通过参加天津工业大学第九次教学工作会议,更深刻的理解了“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聚焦课堂革命,实现质量提升”。

教学方面,2019年,人工智能学院面临新的专业申请和专业建设任务。培养过程中,要坚持立德树人,完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不断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水平、政治觉悟和文化素养,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并具创新精神的拔尖人才。建立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由行业企业和用人单位专家共同参与的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形成以学生培养目标、毕业要求为标准,进行课程体系设计、课程教学设计,进而开展教学活动的教学机制。科研方面,依托已有的研究基础,开展智能机器人、智能机器知觉、智能学习以及智能工厂等方面的研究内容。在机器人电机设计及智能控制、机器人视觉、机器人嗅觉、智能工厂等方面,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推广工作。此外,以“一带一路”国家发展战略为契机,深化、拓展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坚持合作办学、全英文授课模式,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培育一流的人工智能方面的人才。



版权所有: 2014 天津工业大学 地址:天津市西青区宾水西道399号 邮编:300387 津ICP备05004363号 津教备01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