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力创新 打造特色 交叉融合促发展(王捷)

发布时间:2018-12-29文章来源: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 王捷浏览次数:730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注入了新的活力。时值我校获批“双一流”建设高校实现快速发展之际。全校师生为学校未来的发展献计献策,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了教育思想大讨论。环境学科是我校学科布局中的重要部分,为新时期学科发展的“新兵”和“主力军”,其未来的发展定位与特色是当前学院要思考和解决的主要问题。

一、夯实基础,聚力创新

环境学科是天津市“十一五”、“十二五”以及“十三五”重点建设学科,也是天津市“双一流”建设学科及特色学科群建设牵头单位,依托学校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具有良好的学科基础。通过教育思想大讨论,我们认为,持续的创新是实现学院不断发展的原动力,未来我们需要在人才培养体系、学科发展模式、人才队伍建设结构以及激励考核机制等诸多方面融入新思想、新思维,将创新思维融入到学院工作的每个环节中去,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学院的快速跨越式发展。

二、发扬传统,突出特色

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环境学科在全部155个参评学科中位列C+行列,在天津市属高校中位列第一。我校膜法水处理技术的传统特色目前在国内外具有很高的知名度,是该领域业界认可的学术前沿机构。因此未来如何将现有的传统优势做大做强,突出特色发展,形成以点带面、高峰带高原的引领效应,是未来学科与学院发展与定位的重点工作。

三、学科交叉,协同发展

环境学科是我校“双一流”学科群建设的支撑学科之一,也是实现“双一流”建设快速发展的增长点之一。环境学科的特点使其与材料、化工、纺织等传统工科具有紧密的学科交叉性和互补性,另一方面,随着当前国家战略的贯彻实施,我国环境保护与治理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其在各个领域的延伸,也越来越广,与生命科学、人工智能以及大数据处理等当前的热点学科也实现了相互的支撑。从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内涵来看,其理科与工科的双重特性,使得其无论在前沿新兴科学领域还是应用工科领域,均具有广阔的交叉性和融合性。因此,多学科协同的发展,将是未来环境学科领域的发展方向。

在学院全面开展大讨论是面对新形势、明确新任务、落实新要求、实现新目标的客观需要,尤其在新学院成立后,需要对既往工作的梳理与未来工作的定位。相信通过此次教育思想大讨论,能够有力促进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未来的发展,使我们抓住机遇、超前布局,激发学院改革发展的动力和活力,促进学科“双一流”发展步伐,实现学院更新更大的发展。

  


版权所有: 2014 天津工业大学 地址:天津市西青区宾水西道399号 邮编:300387 津ICP备05004363号 津教备01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