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教育思想大讨论之感想(王金海)

发布时间:2018-12-25文章来源:天津市教学名师 王金海浏览次数:3798

适逢第三十四个教师节,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内涵丰富、意义深远,令人振奋、催人进取,为我国高等教育指明了方向。他的讲话在全国高校师生中引发热烈反响。我作为一名高校教育工作者和一线教师,也积极投入到了教育思想大讨论和教育教学改革的浪潮中。我想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归根到底还是要落足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 “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的三个根本问题上。

世界一流大学都是在服务本国发展中成长起来的。我国的“双一流”大学也要在服务我国发展中成长起来。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也就决定了我们培养的人才必须要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要完成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任务,就要将培养学生的理想信念、爱国情怀、品德修养、知识能力、奋斗精神、综合素质贯穿到我们整个的教学过程中,特别是要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使之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名师出高徒”。优秀的教师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教师在完成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任务上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四有”老师,是我们检验是否是好老师的标准。“身为世范,为人师表”,作为一名教师,要以“四有”标准去要求自己,成为传授专业知识、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作为一名教师,要有奉献精神,成为引领学生前进、甘于奉献的指路明灯。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传授给人既有知识,不如传授给人学习知识的方法。传统培养模式中,是以教师为中心,以传授知识为主,评价的是教的如何。面对现代社会和新工科培养的需求,我们是时候改变教育观念了。与国际接轨,接受工程教育核心理念势在必行。新的工程教育理念,要求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学习为主,评价的是学如何。这其中重要的是教学方法的改变,应着重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比如说课堂讲授、现场展示、交流与讨论、实习实践、项目驱动等等。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教授给学生学习知识的方法,以便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学生创新性思维方式。从而改变学生一味接受知识,思想僵化的情况。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授之以方”,让教师忙起来,而且要“授之以渔”,让学生忙起来。改变多在课堂上讲授知识的状况。

“无为而治,大智若愚”,这是管理者的最高境界。企业管理尚且如此,教学管理更是如此。基于大数据的信息化管理为教学管理者追求最高管理境界奠定了基础。MOOCs、“雨课堂”、“雷实验”等比比皆是。如何将他们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教学管理产出学习效益?我想,一是要进行“学分制”改革,二是要建立持续改进的质量保障机制,基于这两点推动信息化教学管理系统建设,并有效执行。这样使教师和学生挣脱传统管理模式束缚,解放思想,一心一意把精力投入到教学和学习过程中,更高效地达到高等教育、工程教育和“新工科”的培养要求和效果。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借助于教育教学改革的东风,我们培养的学生必定远胜于我们,他们忠于党,忠于祖国,为人民服务,必定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版权所有: 2014 天津工业大学 地址:天津市西青区宾水西道399号 邮编:300387 津ICP备05004363号 津教备01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