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时代加强基层党建和思政工作的思考(王丽清)
当前学校党委在全校范围内开展新时代教育思想大讨论,是学校在整体发展质量和综合水平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处于建设具有世界一流学科的高水平工业大学的关键时期进行的一次全校思想大解放、理念大升华、精神大提振的重大战略性部署。作为做学校基层党委书记,一方面积极组织本单位师生参与到学校教育思想大讨论中,另一方面也在围绕本职工作开展调研、进行思考。
在新时代,要进一步加强基层党建和思政工作,就要坚持和贯彻好正确的指导原则,紧紧围绕服务中心工作和促进学院科学发展这一主题来开展,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来推进,围绕贯彻好党政分工合作、协调运行这一工作机制来加强,围绕抓好基层打牢基础这一重要支撑来深化,为学院发展稳定提供坚强保证。并且注意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新时代基层党建和思政工作政治站位要高
习近平总书记教育思想中,关于努力提高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落实高校管党治党责任等有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这是高校加强党的建设的基本要求和根本遵循,必须熟记在心,坚决贯彻落实。
一是要坚决贯彻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切实增强“四个意识”,牢固树立“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二是要充分发挥学院党委政治核心作用,履行政治责任,把握好教学科研管理等重大事项中的政治原则、政治立场和政治方向。三是强化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提高党员干部的政治觉悟和政治能力,推动基层党建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四是要加强学院中层骨干队伍建设,把好政治关,选优配强学院的中层骨干,如系部主任、支部书记、科研、教学团队负责人等,要把品行好、有奉献精神,学术水平高,工作能力强的骨干教师选配到这些负责人岗位上,同时要加强这些骨干负责人的培养培训,使之不断提升格局和境界,激励引导他们主动把系部、团队建设,青年教师的培养发展责任扛起来,达到一个做给一个看、一批带着一批干的良好局面。
做好基层党建和思政工作,必须树立“学生是重点,教师是关键”的理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必须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基础工作。”因此,基层党建和思政工作的重点对象就是学生和教师,要完成好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使命,并为此使命建设一支宏大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一是要认真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引导他们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进行国际比较,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二是要密切关注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实际,引导学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者和践行者,引导学生做明辨是非、向上向善的有为青年。三是要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不断提升学院理学专业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精神气质。四是要坚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在院内营造师德高尚、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五是要关心教师的思想发展实际,加强学院科研、教学团队建设,推动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帮助每位教师找到临近发展区,让教师有希望、愿奋斗。
三、新时代基层党建和思政工作落地措施要实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崇尚实干、狠抓落实,他指出,“如果不沉下心来抓落实,再好的目标、再好的蓝图,也只是镜中花、水中月。”2017年,天津市委召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印发《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党对高校领导的若干意见》,学校党委今年印发《基层党组织五大工程实施意见》,全面阐述了如何切实做好高校基层党建思政工作,规划定好了,关键就在落地的措施要实。
一是深入开展“维护核心、铸就忠诚、担当作为、抓实支部”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督促激励每位党员干部积极行动起来抓落实、促发展,真正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干部模范带头作用。二是要严格落实“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构建行之有效的师德师风建设考评机制,做到教师年终总结述职要先“述德”,考核评优职称晋升先“考德”,在院内弘扬高尚师德、树立清风正气、鼓励担当奉献。三是要进一步完善学院人事分配及绩效考评等相关配套管理制度,发挥好“指挥棒”的作用,激发引导全院教师员工的干劲、活力。四是要聚焦发展重点,做通学院教师的思想工作,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对准2020年新一轮博士点申评,集中全院之力找差距、补短板,啃骨头。
新时代,新起点,我校60甲子再出发,我们要以“误不起”的使命感、“等不起”的责任感、“坐不住”的危机感、“慢不得”的紧迫感,做好基层党建思政工作,不断凝聚我校内涵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为把我校建成具有世界一流学科的高水平工业大学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