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强党的领导办好一流的教育
通过集中学习“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的讲话”、“《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等文件,深深感受到,要创建一流专业、一流学科,建设和谐学院,培养一流人才,必须坚持和加强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增强思想政治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流本科教育需要坚持和加强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
一流本科教育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基础,是建设世界一流学科的重要支撑,一流本科教育质量是大学办学声誉的重要载体。我国有独特的历史、独特的文化、独特的国情,决定了我国必须走自己的高等教育发展道路,扎实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
“双一流”建设的过程,也是建设一流本科教育的过程。高等学校要更新教育思想观念,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坚持内涵发展,进一步深化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一是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结合社会发展需求以及学校优势特色,确立培养学术型或应用型创新人才的目标定位,并从知识、能力和素质全面养成的角度明确人才培养规格和要求;二是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从学生知识结构和课程体系整体优化的角度出发,平衡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专业基础教学与能力技能训练之间的关系,兼顾系统性、前沿性和实用性;三是重视能力和素质培养。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批判精神,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及综合素质的养成;四是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尊重学生选择权和兴趣特长发展,尝试探究式学习,利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现代技术探索个性化、多样化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五是倡导教学科研融合。通过政策导向,引导教师将科研资源转化为优质教学资源。六是加强保障体系建设。开发精良的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构建科学的治理结构和运行机制,营造优良的校园文化和育人氛围,完善有效的本科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为培养创新人才提供全方位保障。
一流人才培养需要坚持和加强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
我国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高校是党领导下的高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不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增强学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教育引导学生珍惜学习时光,心无旁骛求知问学,增长见识,丰富学识,沿着求真理、悟道理、明事理的方向前进。教育引导学生树立高远志向,历练敢于担当、不懈奋斗的精神,做到刚健有为、自强不息。教育引导学生培养综合能力,培养创新思维。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要围绕这个目标来设计,教师要围绕这个目标来教,学生要围绕这个目标来学。
一流师资建设需要坚持和加强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承担着神圣使命。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教师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更好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按照《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引导广大教师把教书育人和自我修养结合起来,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在人才引进上,要高度重视人才的课堂教学能力,要认真贯彻落实教授为本科生上课制度,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教师有更多的精力投入教学不工作上,建设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方法技术娴熟的高素质教师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