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牢记教育使命 履行教师职责(田贵平)
开展教育思想大讨论,是统一办学思想,增强办学活力,提高办学水平的重要途径。此次,学校组织的教育思想大讨论活动,恰逢我校处于建设一流学科、建设高水平工业大学的关键时期,意义重大。我在参加此次学校组织的教育思想大讨论活动中,通过学习思考及与部门教师之间的交流和讨论,对高等教育之使命和高校教师之职责,在思想上有了新的认识和提升。
一、准确理解中国高等教育的使命,强化使命感
使命,即任务和责任。使命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个人有个人的使命,单位有单位的使命,行业有行业的使命。马克思曾说过:“作为确定的人,现实的人,你就有规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务,至于你是否意识到这一点,那是无所谓的。这个任务是由于你的需要及其与现存世界的联系而产生的。”使命感是社会主体对客观存在的使命的主观认识,取决于主体的认知水平、认知方法、认知态度和认知立场,是社会主体干事创业的内在的强大的精神动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关于教育问题的重要讲话,反映了中国独特的历史、文化和国情,体现了对中外教育发展历史规律的深刻把握,阐明了中国教育的发展方向和教育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发展的最新成果,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标志着我们党对教育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
进入新时代,历经多年积淀、奋力开拓创新的天津工业大学,进入到了“双一流”建设大学之列。我作为天工大的一员,深感荣幸与自豪。在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中,作为培养高等专业人才的天津工业大学教师的使命就是:坚持人民中心的理念,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以支撑国家发展战略、提升国际竞争力为导向,以世界一流学科、一流专业、一流本科建设的国际经验为参照,在培养世界一流人才、传承和弘扬中国精神的进程中,办成中国特色的达到世界水平的一流大学,为建设科技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网络强国、交通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提供有力支撑。
二、坚持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强化责任感
历史赋予的宏大使命,对高校教师而言,既是一场千载难逢的机遇,又是一份不可回避不可逃避不可挑剔的职责。具体来讲,教师应该做到:
首先必须认真学习和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自觉坚持党的领导。
其次加强自身修养,争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教师。
再次坚持“四个回归”,不断深化改革。“四个回归”,不仅是对教育管理部门和大学的要求,而且也是对高校每一位教师的要求;不仅是对存在问题的解决思路,而且也是推进高校教育未来发展的重要指导。高校教师要回归常识,以自己的真本领教会学生真本领;要回归本分,以自己对教学的挚爱和执着来潜心教书育人;要回归初心,自己的丰富知识和正确价值观来教育学生;要回归梦想,以自己亲身的教学实践和教学改革来倾力实现教育强国梦想。
最后,坚定文化自信,勇于创新,以每个教师的创新汇聚成中国当代教育创新的美丽画卷,为世界高等教育发展贡献“中国方案”。
我身为体育工作部的一员,将与教师一道,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构建健康向上的体育文化,深化体育课教学改革,提高大学生体质,强化体育课程思政功能,致力于推进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