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适应“双一流”建设转型发展的思考(黄洁)

发布时间:2018-12-17文章来源:图书馆党总支书记 黄洁浏览次数:1155

按照校党委要求,通过参加校院两级中心组学习,深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参加学校教育思想大讨论启动会的学习,自己对于“建设教育强国”的责任和使命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对于学校“双一流”建设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有了更紧迫的感受。在大讨论过程中,围绕学校发展对图书馆事业转型的要求,从以下三方面谈学习体会。

一、对图书馆在高校人才培养中作用的认识

当今世界,信息技术和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对于作为学校文献资源信息中心的图书馆带来了事业发展的机遇和挑战,促进图书馆转型已势在必行。学校“双一流”建设对图书馆的要求,已不局限于对实体文献的服务,做好学术支撑服务更为重要。面对这种变革,图书馆既要坚持基本职能,提升文献保障能力,更要不断拓展服务能力。此次教育思想大讨论活动,为图书馆梳理现行工作机制,积极适应新时代学校发展需要,系统谋划图书馆转型发展,增强工作活力、提高服务效力,提供了重要的契机。图书馆党总支按照学校统一部署,召开专题部署会,制定工作方案,全员动员细化安排,先后召开五次座谈话,对全馆业务工作摸底、梳理,与全体馆员开展面对面沟通,增进了自己对图书馆工作的了解和与馆员的交流;六个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围绕学校事业发展目标,结合图书馆服务学校“双一流”建设的具体任务开展专题研讨;全体馆员对服务机制、内部结构与功能、管理模式、馆员队伍建设、硬件条件、经费投入等方面提出积极的意见和建议;此外,还组织全体部主任和支部书记到天津大学图书馆学访交流,学习借鉴天大办馆的理念和思路,以及处理共性问题的有效措施,受益匪浅。在此次大讨论中,图书馆还印制了1200份《读者满意度调查问卷》,广泛征求全校各层次在校生及教职工对图书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为进一步明确新时代图书馆服务学校“双一流”建设的发展方向,准确查找制约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障碍和难题,优化图书馆发展的顶层设计和制度机制建设做出价值判断,以不断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

二、对“双一流”背景下图书馆工作内涵的理解

“双一流”建设的基本原则是以一流为目标、以学科为基础、以绩效为杠杆、以改革为动力,其目标是支持一批高水平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或前列,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其五大任务是:建设一流师资队伍、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提升研究水平、传承创新文化、着力推进成果转化。

图书馆一切工作的根本就是服务,而且只有高品质的服务才是图书馆存在的唯一理由。在深刻变化的发展环境中,图书馆面临的最大问题已经不再简单地表现为提供与利用、管理与服务、收藏与保管等基本矛盾,而是演化为读者持续增长的精准服务需求与图书馆相对不足的卓越服务品质的主要矛盾。在新时代的服务环境下,读者希望得到的服务是范围更加广泛的服务,效率更加快捷的服务,形态更加精致的服务,内容更加准确的服务。因此,图书馆要契合“双一流”建设的根本要求,就必须把提升图书馆服务的品质作为第一要务,使基于资源的基本服务向面向知识服务的深度服务转化,在嵌入式服务、介入式服务和靶向式服务方面做文章提高学术服务和决策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在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中,我们进一步明确了“服务学科建设、服务本科教育、服务学生培养”的工作理念,建成并使用RFID智能图书管理系统、智能IC空间及管理系统、泛在电子图书阅读系统、以及门禁与选座系统等,加强馆员技能培训,提升硬件服务水平;此外,馆里还增设了图书消毒机、设置朗读亭等阅读推广辅助设施,通过面向全体新生开展入馆教育课,为全体在校生开设文献检索课等途径,为学生提供图书文献和提升人文素养及信息素养的服务保障。

三、对图书馆适应“双一流”建设转型发展的思考

《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中定位高等学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资源中心,是为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服务的学术性机构,是学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校园文化和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基地”,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应与学校的建设和发展相适应,其水平是学校总体水平的重要标志”,要发挥好图书馆的教育职能和信息服务职能,图书馆应进一步“充分发挥在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中的作用”

对照《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分析“双一流”建设的任务图书馆的服务功能已在传统的文献服务基础上重新布局,成为包括学习支持服务、教学支持服务、知识服务和文化服务等五大职能构成的新服务体系从单一的文献信息资源中心转化为多元化服务体系,对图书馆服务格局的粒度要求更加细化,对科研支持服务和决策支持服务的需求日益凸显对发挥人才培养的职责更加明确

夏校长在教育思想大讨论启动会上,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精神和学校教育思想大讨论的主题,从大学精神和教育理念、本科教学、学术和研究生教育三个方面对学校的事业发展作了重要讲话,针对“明确办学理念,树立服务意识,激发师生潜能”的总体要求,和“大学的生命在于学术”的定位,对图书馆服务“双一流”建设也提出了具体要求。通过大讨论,我们认为图书馆的发展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是加强信息资源建设。以提升信息资源尤其是数字资源利用效果和效率为核心,完善信息资源发展规划,优化信息资源建设政策,发挥学科专家的主导作用,建立校级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学术机构,对文献信息资源的购置定期评估、客观分析、科学决策,对文献信息资源利用与服务给予指导和推广,为增强学术服务和决策服务提供有效的信息支撑。针对“双一流”重点学科和专业、行业特色,加强特色馆藏建设指导。

二是加强信息化建设。服务创新是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特别是在当前移动学习环境下,运用互联网和相关技术开发新软件新功能,创建线上、线下合力管理模式,为读者提供多渠道、方便、快捷的服务以提高办事效率改善读者体验。当下要解决的问题是构建微信平台开展微服务和学术研讨共享空间的推广使用等问题,以拓展服务维度和广度,提升环境功能和空间服务效率

三是加强制度建设。完善工作机制,规范工作程序、明确职责界限,推动图书馆各项工作平稳有序的运行。

四是加强信息素养和数据素养教育。在数据资源整合、科研数据分析、决策支持等方面,合理规划教育教学方案,通过课程讲座学科竞赛以及嵌入式服务介入式服务和靶向式服务等途径强化读者信息素养和数字素养意识,促进他们运用数字信息的能力提高,助力大数据时代的科研工作。

五是加大阅读推广服务。在现有阅读服务设施的基础上,发挥读者社团和“读书节”等文化活动的带动作用,坚持立德树人,在引导深阅读上下功夫,培养读者的阅读思维、家国情怀和人文素养。

六是加强安全管理图书馆是学校书刊集中管理和使用的重要场所每日进馆人次3000以上,故而是学校各方面安全工作的关键地域,涉及图书资产管护安全、意识形态管理安全、消防安全、读者人身安全等方方面面,亟需与相关部门建立联动排查系统和协同防范、快速反应措施,为确保馆内运行秩序的安全平稳提供有效支持。

七是加强专业馆员队伍建设。一方面在引进、培养和管理上,完善建立专业馆员考评、激励制度,完善学科馆员制度,打造优良的学科服务团队。另一方面要发挥好部主任、党支部书记在业务、管理与党建和思政工作的“双带头人”作用,发挥好党员业务骨干的先锋模范作用,打造一支思想过硬、作风过硬、业务过硬的专业馆员队伍。

八是加强党建工作。发挥党总支的政治核心作用,将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紧密融合,以师德师风建设为载体,以图书馆转型发展为契机,统一思想、凝心聚力、,促进图书馆服务质量和水平的提高,为构建一流学科建设的信息支撑提供有力的政治保障。


版权所有: 2014 天津工业大学 地址:天津市西青区宾水西道399号 邮编:300387 津ICP备05004363号 津教备01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