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培养一流国际人才 助推学校“双一流”学科建设(王春红)
从2018年10月份开始,学校开展新时代教育思想大讨论,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统一,围绕“新时代学校发展战略”、“学校思想政治文化建设”、“一流学科引领一流人才培养”等8个专题进行专题讨论,激发了全校改革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作为承担国际学生管理职能的工作机构,国际教育学院负责统筹协调国际学生的招收、教学、日常管理和服务以及毕业后的校友联系等工作。2018年,留学生规模达到1918人次,学历生达到430人。10月份以来,国际教育学院上下重点围绕招生、教育教学、学生管理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研讨活动,在总结已取得成绩的基础上认真分析了经验、教训,形成的工作体会和思路如下。
一、来华留学教育事业与国家对外战略、天津市教育对外开放及学校一流学科建设工作密切相关
近年来,伴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和“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国际上的不断深入,国家高度重视来华留学教育。2016年至今,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中央深改组、教育部、外交部、公安部共发布来华留学相关法令和制度7份。
第四轮学科评估指标体系中,来华学习交流的境外学生为所考察的18项重要指标之一。2018年学位授权点评估中,近五年境外学生来华学习交流数据为所考察的21项重要指标之一。学校一流学科建设方案中指出,培养外国留学生超过1500人次/年,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纺织人才的培养、中华优秀文化的国际传播做出重大贡献。
二、学校来华留学教育存在一定亮点,为下一步的发展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就国际学生招生而言,学校申请并成功获批教育部外国留学生“高校研究生奖学金”、“一带一路”奖学金、“中欧学分生奖学金”、“中蒙国别奖学金”、自主招生奖学金以及天津市政府奖学金,为我校的来华留学教育取得了资金支持。
就来华人才培养而言,学校通过了来华留学质量认证,成为全国2800所招收留学生院校中通过认证的93所院校之一,并因此成为教育部向世界重点宣传推荐的院校之一。
学校建成校级全英文授课专业18个(本、硕、博),校级全英文品牌课程45门。获批天津市来华留学英语授课品牌课程14门(位居天津市高校之首)以及教育部来华留学英语授课品牌课程2门,在学校本科专业评估和学位授权点评估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学校“一带一路”纺织人才国际教育实习实践基地被评为天津市留学生实习实践基地。
在国际学生日常管理方面,近五年留学生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15项,其中国家级奖励5项,省部级奖励10项。
三、学校来华留学教育下一步工作重点是明确定位和发展战略,建立战略实施体系
本次学校组织开展以“培养一流人才,建设‘双一流’高校”为主题的教育思想大讨论。围绕“双一流”学科建设,后学来华留学教育工作重点是提高留学生生源质量,尤其是大力提高外籍研究生生源质量和数量,全面激活和拓展学校国际资源,拓宽留学生招生渠道,强化来华留学教育全链条制度建设,确保学校来华留学教育可以促进学校“双一流”学科建设和国际化开放办学,提高学校国际声誉。